鹊桥仙原文
别离情绪,多方开解,却免厌厌似醉。楼高终日倚阑干,目断有、千山万水。
妖娆薄媚,不禁抛摆,渐觉肌肤瘦悴。
当初相见偶然间,不唤作、如今恁地。
诗词问答
问:鹊桥仙的作者是谁?答:杜安世
问:鹊桥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鹊桥仙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杜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杜安世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情绪
(1) 情丝, * 的情意
情绪留连
(2) 泛指感情
富于情绪
(3) 心情;心境
醒来时情绪极坏
(4) 情况;端绪
未知情绪
(5) 劲头
学习的情绪很好
(6) 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闹情绪
多方
(1)
(2) 有三方或三方以上参与的
(3) 多方面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多方引导
多方抢救
开解
(1).剖析;分清。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明 唐顺之 《叶包庵先生寿序》:“先生为学者説诗,丝联髮比,关窍开解,音节洞朗。”
(2).了解。《南史·张兴世传》:“ 欣泰 负弩射雉,恣情闲放,声伎杂艺,颇多开解。”
(3).宽解;想得开。 宋 苏轼 《与范元长书》之十一:“扶护哀痛,且须勉强开解,卑心忧悬,书不能尽。”《红楼梦》第八二回:“姑娘身上不大好,依我説,还得自己开解着些。”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一章:“益乐者,与人之神魂体魄,尤适尤宜,发扬开解,懽欣快畅者也。”
(4).开脱解救。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 德宗 怒甚,将加 城 等罪,内外无敢救者,上独开解之, 城 等赖以免。” 宋 赵鼎 《建炎笔录》卷下:“每留身奏事,上必盛怒,言 德远 之过,余每随事开解。”
(5).开导解释。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是夜 鶯鶯 从头对着 张生 ,一一都开解。”《红楼梦》第 * 回:“如若见 林妹妹 伤感,再设法开解。” 赵树理 《“锻炼锻炼”》:“你们闯下了事自己没法了局,我给你们做了开解,倒反落下不是了。”
(6).犹开示,指示。《水浒传》第九十回:“弟子愚蒙,不悟法语,乞吾师明白开解,以释忧疑。”
厌厌
整齐茂盛貌;秀美貌。《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 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
(1).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毛 传:“厌厌,安静也。” 晋 陶潜 《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 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 清 金人瑞 《宴胡侍御书堂》诗:“厌厌毕今夜,僕马汝先归。”
(2).微弱貌;精神不振貌。《汉书·李寻传》:“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晋 陶潜 《和郭主簿》诗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曹蜍 李志 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明史·方献夫传》:“虽执大政,气厌厌不振。”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女官则厌厌无生意,略无动作。”
(3).形容病态。 唐 韩偓 《春尽曰》诗:“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宋 欧阳修 《送张屯田归洛歌》:“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这两日茶饭不进,厌厌瘦削。”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七幕:“她头上扎着一条手巾,身上披着一件斗篷,厌厌病容,弱不禁风的样子。”
(4).懒倦;无聊。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套曲:“黯黯愁成阵,厌厌日胜年。”
(5).绵长貌。 南唐 冯延巳 《长相思》词:“红满枝,緑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吏散庭空雀噪簷,闭门独宿夜厌厌。”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词:“不语恨厌厌,何人思故园。”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听彻清音意厌厌,数琳瑯琬琰。” 闻一多 《红豆》诗十一:“相思枕上的长夜,怎样的厌厌难尽啊!”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阑干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千山万水
(1) 无数的山和河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唐· 宋之问诗
(2) 路途遥远险阻
她强煞究竟是个女孩儿,千山万水,单人独骑,…——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妖娆
(1) 娇艳美好的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 * 《沁园春·雪》
(2) 有诱惑感的,引起 * 的
薄媚
(1).淡雅娇媚的样子。 唐 章孝标 《贻美人》诗:“诸侯帐下惯新妆,皆怯 刘 家薄媚娘。” 前蜀 王衍 《甘州曲》:“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日日 梁州 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2).詈词。意为放肆、捣蛋等。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唐 张鷟 《游仙窟》:“可憎病鹊,夜半惊人;薄媚狂鸡,三更唱晓。”《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凤凰当处分:‘二鸟近前头!不言我早悉,事状见嘍嘍。薄媚黄头鸟,便漫説缘由;急手还他窟,不得更勾留。’”
(3). 唐 教坊曲调名, 宋 因袭之。 唐 刘禹锡 《曹刚》诗有“一听 曹刚 弹《薄媚》”之句。 宋 董颖 有《薄媚·西子词》,曲词今犹存。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肌肤
(1) 肌肉皮肤
(2) 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
瘦悴
消瘦憔悴。 宋 王安石 《与沉道原书》之一:“见 黄吉父 ,説四姐甚瘦悴。”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居久之,日觉瘦悴。”
当初
(1) 一开始,最初
当初打算在这里盖栋大楼
(2) 泛指从前或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
阿Q当初很不快,后来便很不平。—— 鲁迅《阿Q正传》
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唤作
叫做,称做。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四:“将他《儒行》篇,唤作贼盗律。” 宋 杨万里 《听雨》诗:“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茅盾 《子夜》一:“过了北 河南路 口的上海总商会以西的一段,俗名唤作‘ 铁马路 ’,是行驶内河的小火轮的汇集处。”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恁地
亦作“ 恁的 ”。亦作“ 恁底 ”。1.如此,这样。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前世谓‘阿堵’,犹今谚云‘兀底’;‘寧馨’,犹‘恁地’也,皆不指一物一事之词。” 宋 柳永 《昼夜乐》词:“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初留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料想当日别离不恁的苦。”《水浒传》第一回:“既然恁地,依着你説,明日絶早上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等还音义》:“所谓兀底、恁底、宁底、凭底、恶得、恶垜、阿堕、阿堵,皆言‘此等’也。”
(2).怎样,怎么。《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认得像是 秀秀 的声音,赶将来又不知恁地,心下好生疑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鹤赋》:“今日公暇,曾约 黄山谷 与 印禪师 再游 赤壁 ,恁的尚未到也?”
(3).什么。《快心编初集》第二回:“一日,锄到墙边,一声响,把锄子跳将起来,暗自道,作怪,打着了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