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越笺与三四弟有诗次韵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以越笺与三四弟有诗次韵原文

无复花生拙笔头,一生长负剡藤羞。
过门尽是陈惊坐,得句今谁赵倚楼。
社友书来烦寄语,山翁鬓已不禁秋。
老干仙去吾宗冷,有继华星一字不。

诗词问答

问:以越笺与三四弟有诗次韵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以越笺与三四弟有诗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花生

落花生

笔头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唐 杜牧 《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宋 杨万里 《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

(2).谓写作。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3).指书面。 王西彦 《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剡藤

剡溪 出产的藤可以造纸,负有盛名。后因称名纸为剡藤。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纸则有 越 之剡藤苔牋。”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即席赋成,拂拭剡藤,挥洒晋字。”

过门

(1) 女子出嫁到男家

后又听见三日后才过门,他又转有忧愁之态。——《红楼梦》

(2) 声乐曲中常由叠句或副歌构成的短器乐乐段

(3) 路过家门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惊坐

亦作“ 惊座 ”。使在座者震惊。《汉书·游侠传·陈遵》:“时列侯有与 遵 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 陈孟公 ,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 陈惊坐 云。” 唐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言怀》诗:“剧谈推 曼倩 ,惊坐揖 陈遵 。” 明 唐寅 《侠客》诗:“ 孟公 好惊坐, 郭解 始横行。” 明 高启 《孤园寺》诗:“橘柚垂簷秋殿暗,波涛惊座夜堂空。” 清 李调元 《桂山和云谷中秋诗再和答之》:“清谈人生能惊座,读书诗成胜倚楼。” 柳亚子 《初度将及预赋》之四:“青綾帐撤谈惊座,玄草书成版詎薪。”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赵倚楼

指 唐 渭南 尉 赵嘏 。 嘏 工诗, 杜牧 最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句,因称为“赵倚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杜紫微 览 赵渭南 卷《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鴈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味不已。因目 嘏 为 赵倚楼 。” 宋 戴复古 《长沙呈赵东岩运使并简幕中杨唯叔通判诸文》诗:“吟边万象写不得,上有风流 赵倚楼 。” 姚锡钧 《怀人》诗:“不见诗人 赵倚楼 ,早年名句遍 扬州 。”

社友

同社之人;里中时相往来之友人。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 宋 陆游 《送客至江上》诗:“故园社友应惆悵,五岁无端弃耦耕。”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山翁

指 晋 山简 。 唐 王维 《汉江临泛》诗:“ 襄阳 好风日,留醉与 山翁 。”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冯惟敏 《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参见“ 山公 ”。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仙去

亦作“僊去”。1.成仙而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至蚕时,有神女夜至,助客养蚕……繅讫,女与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彭祖 之弟子﹞七八人,皆歷数百岁,在 殷 而各仙去。”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 建昌军 南城县 僊都观 ,世传 * 於此僊去,故立祠在焉。” 清 吴伟业 《过淮阴有感》诗之二:“我本 淮王 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2).去世。死的婉辞。 宋 无名氏 《仁宗御容赴景陵宫奉安导引》词:“彩云縹緲,海上隐三山,仙去莫能攀。”《梅涧诗话》卷上引 宋 李昴英 诗注:“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楼,得热疾,病中以簷溜濯足,连称‘快哉’,未几仙去。” 元 倪瓒 《画竹》诗:“ 湖州 (指 宋 文同 )仙去三百禩, 坡翁 高絶孰与侣?” 明 吴承恩 《寿胡内子张孺人六袠序》:“逮夫 双洲 翁媪僊去, 西畹 已入官,而一切巨细不免丛孚其身矣。”

吾宗

我们的宗族。《左传·僖公五年》:“ 晋 ,吾宗也,岂害我哉?”《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羣 为儿时, 寔 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 唐 杜甫 《吾宗》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华星

明星。《文选·曹丕<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李善 注:“《法言》曰:‘明星皓皓,华藻之力也。’”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三:“归去横塘晚,华星送宝鞍。” 明 唐寅 《短歌行》:“躑躑躅躅,仰见华星。”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