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于阗花骢龙八尺,看云不受络头丝。西河骢作蒲萄锦,双瞳夹镜耳卓锥。
长楸落日试天步,知有四极无由驰。
电行山立气深稳,可耐珠鞯白玉羁。
李侯一顾叹绝足,领略古法生新奇。
一日真龙入图画,在坰群雄望风雌。
曹霸弟子沙苑丞,喜作肥马人笑之。
李侯论干独不尔,妙画骨相遗毛皮。
翰林评书乃如此,贱肥贵瘦渠未知。
况我平生赏神骏,僧中云是道林师。
诗词问答
问:《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因论伯画天马》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于阗
亦作“ 于窴 ”。古 西域 国名,在今 新疆 和田 一带。《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 ﹞东北则 乌孙 ,东则 扜罙 、 于窴 。”《汉书·西域传上·于阗国》:“ 于闐国 ,王治 西城 ,去 长安 九千六百七十里……多玉石。” 清 吴伟业 《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二:“檀槽岂出 龟兹 伎,玉笛非关 于闐 工。”
花骢
即五花马。 唐 杜甫 《骢马行》:“ 邓公 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驄 大宛 种。” 宋 周邦彦 《夜飞鹊·别情》词:“花驄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按浙江》诗之一:“平明骑马出,谁不避花驄。”参见“ 五花马 ”。
络头
(1).古代束发的头巾,又称帞头。《方言》第四:“络头,帞头也……自 关 而西 秦 晋 之郊曰络头, 南楚 江 湘 之间曰帞头。”
(2).马笼头。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鉤。” 唐 元稹 《进马状》:“伏望陛下扬鞭顿轡,取验其驯良,结尾络头,试观其神彩。” 清 杜岕 《送张子良还燕》诗:“长亭芳草桃花路,络头待尔横门时。”
西河
(1)
(2) 古地区名,春秋时指卫国的沿黄河地区(今河南浚县、滑县地区),在卫之西境
(3) 战国时魏国黄河以西之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的一段
蒲萄
(1).见“ 葡萄 ”。
(2).古代骏马名。
双瞳
(1).两眼。 唐 杜甫 《天育骠图歌》:“毛为緑縹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2).重瞳,两个眸子。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人皆双瞳,修眉长耳。” 唐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项王 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王琦 注引《史记·项羽本纪》:“闻 项羽 亦重瞳子。”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巫觋》:“或谬託双瞳,或揑称鬼附,妄论休咎,武断死生。”
夹镜
形容双目明亮如镜。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双瞳夹镜,两权协月。” 唐 杜甫 《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 宋 王安石 《虎图》诗:“壮哉非羆亦非貙,目光夹镜当坐隅。”
卓锥
立锥。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因论伯时画天马图》:“ 西河 驄作蒲萄锦,双瞳夹镜耳卓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路傍先有一峯,图鋭若标,从此而乱峯渐多,若卓锥,若駢指,若列屏,俱环映於大山之东。”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即使赤贫之家,卓锥无地,欲艺时花而不能者,亦当乞诸名园,购之担上。”
长楸
高大的楸树。古代常种于道旁。《离骚·九章·哀郢》:“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王逸 注:“长楸,大梓。言己顾望 楚 都,见其大道长树,悲而太息。”《文选·曹植<名都篇>》:“鬭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李周翰 注:“古人种楸於道,故曰‘长楸’。” 唐 李商隐 《访人不遇留别馆》诗:“卿卿不惜锁窗春,去作长楸走马身。” 宋 苏轼 《韦偃牧马图》诗:“至今霜蹄踏长楸,圉人困卧沙壠头。”
落日
夕阳
天步
(1).天之行步。指时运、国运等。《诗·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朱熹 集传:“步,行也。天步,犹言时运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 唐 李邕 《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天步未亨,人事将殆。” 宋 司马光 《言郭昭选札子》:“国初草创,天步尚艰。”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嗟天步之踖躩兮,长蛇洊其肆虐。”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迍邅天步遘阳九, 朱明 痛失皇纲纽。”
(2).谓天体星象的运转。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匝日域以迴騖,穷天步而高寻。” 唐 王勃 《驯鸢赋》:“神周天步,鬱霄汉之(弘)图。”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仰能窥天步,俯能测海镜,艺能善辊弹,聪能审律吕。”
四极
(1).四方极远之地。《楚辞·离骚》:“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朱熹 集注:“四极,四方极远之地。” 秦 李斯 《峄山刻石》:“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金 完颜璹 《自适》诗:“小斋蜗角许,夜卧膝仍屈;能以道眼观,宽大犹四极。”
(2).指四方极远之国。《尔雅·释地》:“东至於 泰远 ,西至於 邠国 ,南至於 濮铅 ,北至於 祝栗 ,谓之四极。” 郭璞 注:“四极,皆四方极远之国。”
(3).四境。《管子·问》:“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 尹知章 注:“四极,谓国之四鄙也。” 汉 晁错 《对贤良文学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其不逮。” 清 徐昂发 《经广武城》诗:“四极失所制,关塞起龙争。”
(4).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顓民,鷙鸟攫老弱。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苍天补,四极正。”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新炼 媧妃 之石,玉清仍是九层;更筑 共工 之山,坤维安於四极。”
(5).古代天文学名词。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周髀算经》卷下:“凡日月运行,四极之道。” 赵爽 注:“运,周也。极,至也,谓外衡也。日月周行四方,至外衡而还,故曰四极也。” 元 揭傒斯 《铜仪》诗:“飞龙缠四极,黄道界中天。”
(6).指四肢。《素问·汤液醪醴论》:“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於内,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王冰 注:“四极言四末,则四肢也。” 清 顾炎武 《将远行作》诗:“神明运四极,反以形骸拘。”
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行山
行走于山地。《周礼·考工记·轮人》:“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侔以行山,则是搏以行石也,是故轮虽敝不甐於凿。”
巡视山岳。《史记·夏本纪》:“ 禹 乃遂与 益 、 后稷 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深稳
深沉稳健。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一》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欧阳公 诗温丽深稳,自是学者所宗。”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 李龙眠 诸卷中,以《三马图》为最上,清高深稳,真为传神三昧。”
可耐
可奈。《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等富贵不如贫,可耐伊家忒恁村,冷饭将来与我吞。”《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驸马传》:“可耐哥哥无道礼,空做人皇管万民。”参见“ 可奈 ”。
珠鞯
珠饰的马鞍坐垫。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电行山立气深稳,可耐珠韉白玉羈。”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慈圣 上仙, 李奉世 时为侍郎,进挽诗,有‘珠韉昔御恩犹在,玉輦亲扶事已非’。”
白玉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璽。”《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
(2).喻指豆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豆腐诗》:“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顾叹
回首叹息。《文选·潘岳<西征赋>》:“ 丘 去 鲁 而顾叹, 季 过 沛 而涕零。”
领略
欣赏;晓悟
领略江苏风味
领略一会雪景
从所有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们卓越的思想
古法
(1).旧法;古代刑法律令。《史记·吴王濞列传》:“今 吴王 前有太子之郄,诈称病不朝,於古法当诛。”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邦昌 在古法当诛,今贷与之生足矣。”
(2).古代法度规范。《汉书·诸侯王表》:“姗笑三代,盪灭古法。” 晋 陶潜 《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製。” 唐 戴叔伦 《怀素上人草书歌》:“ 楚 僧 怀素 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餘。”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餘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
(3).传统的法术或方法。 宋 陈师道 《五言贺雨》诗:“引咎青章设,为坛古法修。”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中国 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如:中药材应依古法炮制。
新奇
新颖奇妙;新鲜奇妙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真龙
(1).龙。真,谓非其他变种。 汉 王充 《论衡·乱龙》:“夫《易》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 唐 杨炯 《从弟杨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迴光,清风度曲, 崔亭伯 真龙之气, 扬子云 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餘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伪凤易悦 楚 ,真龙反惊 叶 。”
(2).称骏马。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明 陈子龙 《献马行》:“世上纷纷尽凡马,一入天廐成真龙。”
(3).比喻皇帝。 明 高启 《穆陵行》:“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 江 南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大凡真龙降生,没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 朱洪武皇帝 。”
图画
(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群雄
旧时称在时局混乱中称王称霸的一些人
群雄割据
望风
(1) 为进行秘密活动的人守望、观察动静
(2) 瞻望并想见其风采
天下莫不望风而靡。——《汉书·杜钦传》
弟子
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沙苑
地名。在 陕西 大荔县 南,临 渭水 ,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其处宜于牧畜。 西魏 大统 三年, 宇文泰 大败 高欢 于此。 唐 于此置 沙苑 监。 唐 杜甫 《留花门》诗:“ 沙苑 临清 渭 ,泉香草丰洁。”
马人
(1).即马流人。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 明 汪广洋 《岭南杂录》诗之十:“只今编户闻声教,遗类何由辨马人。”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人语·马人》:“马人一曰马留。”参见“ 马流 ”。
(2).传说中的水生动物。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水居》:“状如人乘马,众鱼导从。一名鱼目,大水有之。 汉 末有人河际见之。马人背有鳞,如大鲤鱼,但手足耳鼻似人不异。视之良久,乃入水。”
不尔
不如此;不然。《管子·海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曰:‘报汝 平王 ,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 楚 为墟矣。’”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所求一一务如约,不尔便欲来 天津 。”
画骨
指画出名马的神骏的风神。语出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弟子 韩干 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 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驊騮气凋丧。” 宋 苏轼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龙眠 胸中有千駟,不独画肉兼画骨。”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咏好头赤图>》:“ 李侯 画骨亦画肉,笔下马生如破竹。”
毛皮
动物(如貂、兔、海貂)的加工处理过的生皮,作为一种材料用来制做穿着、装饰或衬里穿着服饰或其他物件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评书
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的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神骏
(1).良马。 晋 王嘉 《拾遗记·魏》:“﹝其马号曰‘白鵠’,﹞行数百里,瞬息而至。马足毛不湿。时人谓为乘风而行,亦一代神骏也。”
(2).形容良马、猛禽等姿态雄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宋 苏轼 《赠僧》诗:“莫学 王郎 与 支遁 ,臂鹰走马怜神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 新城 令 崔懋 ﹞遇一妇人,可三十餘……骑黑卫,极神骏。”
(3).形容文艺作品意境神奇新颖。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释品》:“﹝ 果斌 ﹞五言多有佳者,如‘鸟栖云外树,龙护鉢中莲。’‘谷响珠泉落,巖危草阁悬。’是神骏语。”
云是
如此。《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 张铣 注:“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