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尾原文
娘呵你年纪过五旬。抬举的孩儿青春恰二八。
不争葫芦提斩首在云阳下。把我这养育的娘亲痛哭杀同张千下。
诗词问答
问:煞尾的作者是谁?答:曾瑞卿
问:煞尾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煞尾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曾瑞卿的名句有哪些?答:曾瑞卿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黠韵 出处:元曲选 留鞋记 第三折
参考注释
年纪
1.纪年年数。 2.年号。 3.年龄。 4.年代;时代。抬举
(1) 称赞;提拔
争相抬举
(2) 扶养;培养(多用于近代白话)
抬举成人
(3) 使抬升
冷空气把暖空气抬举起来
孩儿
(1)
(2) 长辈对下辈或上司对下属的通称
太尉不肯相见,只怕孩儿们惊了太尉。——《水浒传》
(3) 幼辈、属员或仆役的自称
孩儿领受爹娘慈旨,曰即离去。——宋·佚名《张协状元》
(4) 昵称之词
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泪垂垂。——宋· 郭应祥《采桑子·赠丽华》
青春
(1) 青年时代
壮丽的青春
(2) 也用于比喻
百年老厂恢复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
青春几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春天称青春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八
(1).即十六。十六人。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 杜预 注:“十六人。”。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黛娥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2).即十六。农历每月十六日。 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宋 权德舆 《秋闺月》诗:“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词:“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3).即十六。十六岁。谓正当青春年少,多言女子。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二八年时不忧度,房边得宠谁相妬。” 宋 苏轼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 渭城 歌。”
(4).八元、八恺的合称。《文选·张衡<思玄赋>》:“幸二八之遌 虞 兮,嘉 傅説 之生 殷 。”旧注:“二八,八愷,八元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参见“ 八元 ”、“ 八愷 ”。
(5).特指农历正月十八日。《中国谚语资料》:“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收成。”原注:“二八,正月十八。”
(6).“二八三八”的略语,合为“五八”,因用作“井”的隐语。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七:“ 钱昭度 有《食梨》诗云:‘西南片月充肠冷,二八飞泉绕齿寒。’予读《乐府解题》‘井谜’云:二八三八,飞泉仰流,盖二八三八为五八,五八四十也,四十为井字。”
不争
(1)
(2)
只因为
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元曲选《扬州梦》
(3)
不在乎,不要紧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得不好。——《水浒传》
(4)
连词。如果
假使不争折损了,深为可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葫芦提
亦作“ 葫芦蹄 ”。亦作“ 葫芦题 ”。亦作“ 葫芦啼 ”。犹糊涂。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钱穆父 内相本以文翰风流著称,而尹京为近时第一……一日,因决一大滞狱,内外称之。会朝处, 苏长公 誉之曰:‘所谓霹靂手也。’ 钱 曰:‘安能霹靂手?仅免葫芦蹄也。’” 宋 无名氏 《红绣鞋·遇美》曲:“葫芦题猜不破,死木藤无回活。” 元 关汉卿 《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曲:“猛见了倾国倾城貌,将一箇发慈悲脸儿朦着,葫芦啼到晓。”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一折:“ 薛仁贵 本等是个庄农,倒着他做了官;我本等是官,倒着我做庄农,军师好葫芦提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我原为找这么个地方儿,近着父母的坟塋,图个清浄。谁倒是信这些因啊果啊、色呀空的葫芦提呢?”
斩首
杀头
斩首示众
云阳
(1).《史记·秦始皇本纪》:“ 韩非 使 秦 , 秦 用 李斯 谋,留 非 , 非 死 云阳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云阳城 在 雍州 云阳县 西八十里 秦始皇 甘泉宫 在焉。” 汉 桓宽 《盐铁论·毁学》:“ 李斯 相 秦 ,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於囹圄,车制於 云阳 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我将 * 贼斩首在 云阳 内。” 明 许三阶 《节侠记·直谏》:“出言廝挺真无状,怎饶他伏法 云阳 。”
(2).指 云梦泽 中 高唐之台 。一说为“阳云”之误。《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 楚王 乃登 云阳之臺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云梦 中 高唐之臺 宋玉 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 唐 李白 《代寄情楚辞体》:“ 云阳 一去,以远隔 巫山 緑水之沉沉。” 王琦 注:“诗意正暗用《高唐赋》中神女事,知 云阳 乃 阳云 之误为无疑也。”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词:“ 云阳臺 下,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3).古县名。指今 江苏省 丹阳市 。《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李善 注引《越绝书》:“ 曲阿 为 云阳县 。” 唐 李白 《丁都护歌》:“ 云阳 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王琦 注:“《元和郡县志》: 江南道 润州 丹阳县 ,本旧 云阳县 。 秦 时……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 曲阿 。” 宋 陆游 《送子虡赴金坛丞》诗:“悠悠 阳羡路 ,渺渺 云阳 川。”
(4).古县名。故地即 秦 云阳邑 。 汉 时改县,属 左冯翊 。《文选·潘岳<西征赋>》:“面 终南 而背 云阳 ,跨平原而连嶓冢。” 李善 注:“《汉书》 左冯翊 有 云阳县 。”
(5).树精。 晋 葛洪 《抱朴子·登陟》:“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
(6). 秦 程邈 因罪而囚 云阳 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 始皇 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后因以“云阳”指称隶字。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爰洎中叶,捨烦从省;渐失 潁川 之言,竟逐云阳之字。” 宋 晁补之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 汉 童讹尉律。”参阅《晋书·卫恒传》。
养育
(1) 抚养
养育子女
(2)
(3) 经过抚养、教育使 成长
(4) 饲养动物
娘亲
〈方〉∶称母亲
痛哭
尽情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