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原文

宛丘分理藉贤明,暂辍词臣抚百城。
职罢掖垣人共惜,郡连京辅自为荣。
休吟红药堦前色,且听长淮枕上声。
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

诗词问答

问:和陈州田舍人留别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和陈州田舍人留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宛丘

地名。古 宛丘 地为 春秋 时 陈 都, 秦 置 陈县 , 隋 开皇 初改称 宛丘县 , 清 为 淮宁县 ,即今 河南 淮阳县 。传县东南有 宛丘 ,高二丈,但久已平没,不可考。《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 宛丘 之上兮。”即指此丘。一说,四方高中央低为宛丘。参阅《诗·陈风·宛丘》 毛 传。

分理

使经受迅速检验和处理以处置例行细节(如记录有关初步资料等)

为图书馆分理书籍

贤明

有智慧、有能力的

词臣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唐 刘禹锡 《江令宅》诗:“ 南朝 词臣 北朝 客,归来唯见 秦淮 碧。” 明 徐光启 《疏辩》:“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从来无此官衔;以词臣而出典兵,从来无此职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所谓国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词臣,我们在 南朝 的几个末代时,可以找出这实例。”

百城

(1).指各个城邑。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百城烟歭,望秋露而乘风;千室云开,合宵霆而组化。” 清 钱谦益 《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知县张时旸授文林郎制》:“今长吏有遵奉詔条往復有闻者,吾用以表率新政,颁播百城,如不及焉。”

(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所以一县称平,所以百城尤最。”

(3).见“ 百城书 ”。

掖垣

(1).皇宫的旁垣。 唐 杜甫 《春宿左省》诗:“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仇兆鳌 注:“掖垣,禁墙也。” 宋 王安石 《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之一:“漠漠秋阴护掖垣,青云祗在两楹间。”

(2). 唐 代称门下、中书两省。因分别在禁中左右掖,故称。后世亦用以称类似的中央部门。《新唐书·权德舆传》:“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奉行详覆,各有攸司。”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 梁丞相 叔子 , 乾道 初,任掖垣兼讲席。” 清 王焜 《虎丘三姜先生祠》诗:“掖垣抗疏触天威,拜杖淋漓血染衣。”

京辅

国都及其附近地区。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丹阳 京辅,远近攸则; 吴兴 衿带,实惟股肱。” 宋 范仲淹 《谢依所乞依旧知邓州表》:“臣以本朝盛德,优礼近臣,多处京辅之间,以存国体之重。” 明 高启 《君子有所思行》:“骋望京辅地,金城千里餘。”

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红药

芍药花

长淮

指 淮河 。 唐 王维 《送方城韦明府》诗:“高鸟长 淮 水,平芜故 郢 城。”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长 淮 望断,关塞莽然平。” 清 顾炎武 《送归高士之淮上》诗:“送君孤棹上长 淮 ,千里谈经意不乖。”

上声

(1)

(2) 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

(3) 普通话字调的第三声

驻马

(1).使马停下不走。 唐 蒋吉 《高溪有怀》诗:“驻马 高溪 侧,旅人千里情。” 明 王世贞 《自夹山趣颜神感古》诗:“千秋此 夹谷 ,驻马意徘徊。” 清 张大受 《清流道中梅花》诗:“驻马 清流 香气吹,东风渐近落花时。”

(2).犹驻军。 陈毅 《阜平赠 * 同志》诗:“十年驻马 胭脂河 ,抗 日 反顽除万恶。”

都门

(1).京都城门。《汉书·王莽传下》:“兵从 宣平城门 入,民间所谓 都门 也。” 颜师古 注:“ 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 唐 韩愈 《丰陵行》诗:“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 宋 柳永 《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都中里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元皇帝 时,廷尉 张闓 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羣小患之。”

(3).借指京都。 元 揭傒斯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诗:“白髮 长洲 尉,都门万里船。” 清 顾炎武 《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诗:“两年相遇都门道,只有 王生 是故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忽有 崔元素 者,投一刺, 刘 接见。询其邦族,曰:‘ 山东 临胊 秀才也,游都门二十年矣。’”

相别

谓彼此分别。 宋 苏轼 《和子由宿逍遥堂》序:“﹝余﹞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庞老人 ﹞请众老人吃些酒食,各人相别。”

闹别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拒婚》:“他势压朝班,威倾京国,你却与他相别;只怕他转日迴天,那时须有个决裂。” 钱南扬 校注:“别,即闹别扭之意。”

柳黄

(1).指春柳嫩条。因柳芽初生为嫩黄色,故称。 元 赵孟頫 《赠相者》诗:“楼前山色横翠靄,湖上柳黄飞乱鸎。”

(2).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柳黄,用粉入三緑标,并少藤黄合。”《红楼梦》第三五回:“ 寳玉 道:‘松花色配什么?’ 鶯儿 道:‘松花配桃红……葱緑、柳黄可倒还雅緻。’”

上林

(1).古宫苑名。 秦 旧苑, 汉 初荒废,至 汉武帝 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 、 户县 界。《三辅黄图·苑囿》:“ 汉 上林苑 ,即 秦 之旧苑也。《汉书》云:‘ 武帝 建元 三年,开 上林苑 ,东南至 蓝田 宜春 、 鼎湖 、 御宿 、 昆吾 ,旁 南山 而西,至 长杨 、 五柞 ,北绕 黄山 ,濒 渭水 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

(2).古宫苑名。 东汉 光武帝 时建造。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 汉 魏 洛阳 故城西。 东汉 永平 十五年冬,车骑校猎 上林苑 ,即此。

(3).古宫苑名。 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故址在今 江苏 南京市 玄武湖 北。见《宋书·孝武帝纪》。

(4).泛指帝王的园囿。 宋 岳飞 《从驾游内苑应制》诗:“勒报游西内,春光靄上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何处家山,回首上林春老, 秣陵 城烟雨萧条。”

(5).指 司马相如 的《上林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相如 《上林》,繁类以成艳。” 唐 李白 《大猎赋》:“《上林》云:左 苍梧 ,右 西极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