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有功原文
生平不肯负所学,高洁清风自凛如,逆孺殿岩辞特荐,暱交戚畹绝私书。不矜虏馆穿正鹄,甘向蛮溪佩左鱼。
沅芷沣兰香满路,万人恸哭护灵舆。
诗词问答
问:挽陈有功的作者是谁?答:朱黼
问:挽陈有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生平
(1) 人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迹
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2) 有生以来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们的信任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高洁
高尚纯洁
实际行动证明她很高洁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凛如
犹凛然。令人敬畏;严肃。《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见 生 不甚避,而意凛如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专重天算》:“近代如 徐君青 、 戴鹤士 两先生,崛兴于 浙 ,卓然成为大家,见危授命,大节凛如。”
殿岩
亦作“ 殿岩 ”。1.谓天子歇宿之处。 宋 苏轼 《除苗授殿前副都指挥使制》:“祗扈殿巖,肃将斋鉞。”亦借指朝廷之内。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佐命元臣》:“ 赵韩王 佐 艺祖 ……收天下驍鋭於殿巖而不使外重。”参见“ 殿陛 ”。
(2).犹殿帅。 宋 岳珂 《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 嘉泰 开禧 间, 倪 位殿岩,宾客日盛。”《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四年》:“今日孰可为大将?孰可为计臣?正使以殿巖当之,能保其可用乎?”
见“ 殿巖 ”。
戚畹
犹戚里。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汉 之天下,弊於戚畹。”《宋史·李处耘传论》:“幸联戚畹之贵,秉旄继世。”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荣夸帝里,恩连戚畹,兄妹都承天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故 文忠 父子蒙被恩宠,视他戚畹尤挚且久也。”参见“ 戚里 ”。
私书
隐秘不公开的书信。《墨子·号令》:“挟私书行请謁及为行书者……皆断无赦。”《史记·酷吏列传》:“﹝ 郅都 ﹞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宋 张先 《卜算子慢》词:“一餉凝思,两袖泪痕还满。恨私书又逐东风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鱼腹书》:“又私书一纸,半已浥烂,词甚悽惋。似是妇人欲寄所私,不遂,投河死。”
不矜
不骄傲;不夸耀。《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孔 传:“自贤曰矜。”《后汉书·胡广传》:“不矜其能,不伐其劳。”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韡为华英,不矜不盈。”
正鹄
(1).箭靶的中心。《礼记·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反求诸其身。’” 郑玄 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鵠。” 陆德明 释文:“正、鵠皆鸟名也。一曰:正,正也;鵠,直也。大射则张皮侯而栖鵠,宾射张布侯而设正也。”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诗之一:“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鵠岂无缘。” 王闿运 《李仁元传》:“然子知射乎?志正体直以求正鵠,此射者之所能也。”
(2).正确的目标。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丁卯之秋事,附肤落毛,失诸正鵠,迟迴 白门 ,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説,聊舒胸中磊块。” 孙中山 《北伐宣言》:“革命之目的纵未能完全达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则有断然者。”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只要在心理上使学生彻底明白体育的目的,是为锻炼自己的身体,不是在比赛争胜上,要使他们望正鹄做去。”
蛮溪
指南方的溪流。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案头蛮溪砚,其状若圆璧。”按,此指 广东 高要 之 端溪 。 明 区大相 《入罗滂水》诗:“潮响蛮溪合,林光瘴峒消。”
左鱼
符契的左半。 唐 宋 时符契作鱼形,故名。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兵志十》。 唐 杜牧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郡守左符》:“ 唐 故事,以左鱼给郡守,以右鱼留郡库,每郡守之官,以左鱼合郡库之右鱼,以此为信。”亦称“ 左鱼符 ”。 宋 杨万里 《跋陆务观<剑南诗稿>》诗之二:“ 剑外 归乘使者车, 浙东 新得左鱼符。”
兰香
(1).草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兰香》:“三月中,候枣叶始生,乃种兰香。”原注:“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 石勒 讳,故改,今人因以为名焉。且兰香之目,美於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兰香》:“本名罗勒, 后赵 石勒 以罗勒犯己名,改为兰香,至今以为名也。”
(2).泽兰。 宋 洪刍 《香谱》卷上:“兰香,一名水香,生 大吴 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
恸哭
放声痛哭,号哭
听见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恸哭
宫中皆恸哭。——唐· 李朝威《柳毅传》
捧诏恸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灵舆
亦作“ 灵轝 ”。1.神灵乘坐的车驾。《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广宣延,咸毕觴,灵舆位,偃蹇驤。” 颜师古 注:“神既毕饗,则严驾灵舆,引其侍从之位,偃蹇高驤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二:“ 夏后 乘灵舆, 夸父 为 邓林 。”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十:“当追帝女迹,出入泛灵舆。”
(2).天子乘坐的革车。《文选·扬雄<羽猎赋>》:“撞鸿鐘,建九旒,六 * ,载灵舆。” 李善 注:“ 服虔 曰:灵舆,天子舆也。” 吕延济 注:“灵舆,革车也。”
(3).即灵车。《三国志·吴志·孙和传》:“﹝ 孙晧 ﹞追諡父 和 曰 文皇帝 ,改葬 明陵 ……以灵舆法驾,东迎神於 明陵 。” 唐 白居易 《唐杨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 播 等号护灵舆,以 永贞 元年十月二十五日,迁祔于京兆府 富平县 淳化乡 之某原,从吉兆也。”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八:“太后与帝举哀后苑,百官奉灵轝由 西华门 以出,用一品礼殯 洪福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