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比绛老今何如,甲子三百六十余。雨多晴少几水旱,往往咎证符占书。
新正三日甲子雨,残腊未春何所生。
通理三白妄自宽,明旦寒檐雪寸许。
耳顺已过从心前,平生目击真可怜。
兵戈屠斫骨骸拄,疾疫葬埋墟墓连。
偶容脱遗鬼录内,贫无人知窘无对。
至此岂可逢歉岁,夜枕梦惊心欲碎。
虽然慎勿尤天公,迩年米价元不穹。
汝自不肯学贪吏,攒眉耸肩甘诗穷。
诗词问答
问:《初三日甲子雨次日雪上元方立春》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绛老
见“ 絳县老人 ”。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甲子
(1) 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2) 岁月,年岁
百六
(1).古代以为厄运。《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百六道丧,干戈迭用。” 吕延济 注:“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百六岁曰阳九之厄。”《云笈七籤》卷十六:“百六应机,阳九激扬。” 清 宋琬 《先大夫讳日》诗:“乾坤当百六,梁木忽然摧。”参见“ 百一 ”。
(2).寒食日的别称。 元 赵善庆 《庆东原·晚春杂兴》曲:“百六 楚 风酸,三月 吴 姬瘦。”参见“ 一百六 ”、“ 百五 ”。
水旱
(1) 水涝和干旱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水陆
水旱交界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咎证
灾祸应验。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邪气承虚,故速咎证。” 元 方回 《朱桥早行》诗:“伪心感咎证,水旱常频仍。”
占书
关于占卜的书。《晋书·艺术传·索紞》:“太守 阴澹 从求占书。”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易问目答董秉纯》:“故《左传》所载卜筮繇辞,其见於列国者,各不与《周易》同,而别为一种占书。”
新正
农历新年正月
因岁暮就在家过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平山冷燕》
三日
(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甲子雨
甲子日所下的雨。俗谓可兆天时并人事。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鹊巢下地,其年大水。” 唐 杜甫 《雨》诗:“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宋 范成大 《梅雨》诗之四:“千山云深甲子雨,十日地湿东南风。”
残腊
亦作“ 残臈 ”。农历年底。 唐 李频 《湘口送友人》诗:“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宋 苏轼 《与程正辅提刑书》之二三:“残腊只数日,感念聚散,不能无异乡之嘆。”《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捱过残腊,到了新年,又是上元佳节。”《再生缘》第九回:“如今残臈过新春,今年我宅多兴旺,人口平安福又增。”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通理
(1).通晓事理。《易·坤》:“君子黄中通理。” 三国 魏 曹操 《议复肉刑令》:“安得通理君子达於古今者,使平斯事乎?”《平妖传》第五回:“你儿子忒不通理,做出恁般手脚。”
(2).共通的道理。《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又论皇帝王霸豢龙之説,甚是通理。”《南史·徐羡之传》:“臣以为法律之外,尚弘通理,母之即刑,由子明法。” 宋 曾巩 《正长各举属官诰》:“盖上下之体相承,如此以周天下之务,此古今之通理也。”
(3).犹统理。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臣闻天生蒸民,不能自治而立王者通理之。” 宋 王禹偁 《与冯伉书》:“今有 商於 之命,而亲友间往往相唁,诚以閤下通理是郡也。”
(4).连通的纹理。 唐 白居易 《云居寺孤桐》诗:“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三白
(1).三度下雪。《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宋 苏轼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高歌对三白,迟暮慰 安仁 。” 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 河南 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如蜂房。” 明 唐寅 《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
(2).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 《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 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 贡父 问三白。答曰:‘一撮盐,一楪萝卜,一盌饭,乃三白也。’”
(3).指三白酒。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 江 南之三白,不脛而走半九州矣,然 吴兴 造者,胜於 金昌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其中矫矫独出者,则有 松江 之三白,色微黄极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参见“ 三白酒 ”。
(4).西瓜的一种。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西瓜》:“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
(5).同“ 三白法 ”。《高僧传·遗身·元慧》:“何谓三白?通曰:事理二种,一白饭、白水、白盐事也;二身不遍触、口诵真经、意不妄缘,此三明白非黑业也。”
自宽
(1).自我宽慰。《列子·天瑞》:“ 孔子 曰:‘善乎,能自宽者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盎 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 宋 陆游 《书叹》诗:“作诗自宽亦慰汝,吟罢抚几频歔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 孙 淑 ﹞死之日,母大慟。既瞑目,久,忽徐起,止母哭,令自宽。”
(2).自我宽慰。《列子·天瑞》:“ 孔子 曰:‘善乎,能自宽者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盎 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 宋 陆游 《书叹》诗:“作诗自宽亦慰汝,吟罢抚几频歔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 孙 淑 ﹞死之日,母大慟。既瞑目,久,忽徐起,止母哭,令自宽。”
明旦
(1).天亮。《史记·孟尝君列传》:“君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伯升 ﹞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 蓝乡 ,尽获其輜重。明旦, 汉 军自西南攻 甄阜 。”
(2).明晨。 唐 张说 《钦州守岁》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唐 沉亚之 《冯燕传》:“明旦 婴 起,见妻毁死,愕然,欲出自白。”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年二十,独居所读书处,夜有奔者,君峻拒之。明旦遂移其处,终不以其故语人。”
(3).明天。《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 明帝 ﹞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明 杨慎 《鹙郎行》:“今日盈盈 滇海 花,明旦萧萧 陆凉 草。”参见“ 明天 ”。
耳顺
(1) 指人到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
年近耳顺
(2) 顺耳
这个唱腔我听着倒还耳顺
从心
(1).顺从意愿。 唐 顾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2).见“ 从心所欲 ”。
(3).由衷;发自内心。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三幕:“始终忧郁和苦闷着的他,此时方从心的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应修人 《欢愉引》:“有些人会刚象我所要地帮助我,也会从心地、不禁地顾我而美笑。”
任心。《列子·杨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 杨伯峻 集释引 殷敬顺 释文云:“从音纵,下同。”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目击
亲眼看到;作为目睹人在场
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庄子·田子方》
目击其事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兵戈
(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猎赋》:“韜兵戈,火网罟。”
(2).指战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欲兴兵戈,以诛暴 楚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时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学业。”《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復废法,何以讨贼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韵赠信州周公鼎》诗:“兵戈十载后,穷巷远游人。”
(3).指军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玉楼之丝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昼逼。”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
骨骸
指形体。《文子·九守》:“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明 唐顺之 《瘗河壖枯骨志》:“古人之于骨骸严而别,亦不欲其混也。” 明 徐霖 《绣襦记·闻信增悲》:“枝柯碧翠多瀟洒,清高不染尘埃。散天香薰透骨骸,龙涎奚足称哉。”
疾疫
疫病;瘟疫
葬埋
埋葬
葬埋甚厚
墟墓
丘墓;墓地。《礼记·檀弓下》:“墟墓之间,未施哀於民而民哀。”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三:“徘徊墟墓间,欲去復不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此人神魂已游墟墓,不可更留供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一老翁坐墟墓间,旁有狐十餘,各捧书蹲坐。”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其流风至 汉 不絶,今在墟墓间犹见有石刻神祇怪物圣哲士女之图。”
脱遗
(1).遗漏。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严公行状》:“恐他人纂撰益復脱遗,感念曩怀,遂书行实。”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汉人希姓》:“两《汉书》所载人姓氏,有后世不著见者甚多,漫记于此,以助氏族书之脱遗。”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凌义渠诗序》:“诸疏皆其风采卓卓者,今并不见其本集,则编次时亦不免有所脱遗。”
(2).舍弃。亦谓超然物外。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君復不憘事,奉身犹脱遗;况有官缚束,安能长顾私。” 宋 苏辙 《李诚之待制挽词》:“脱遗章句事经纶,满腹龙蛇自屈伸。” 明 陈所闻 《驻马听·题新安汪无如环翠园》曲:“脱遗世事恋烟霞,读残坟典观禾稼。”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无对
(1).无双;无敌。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自伤者也。”《南史·任昉传》:“时 琅邪 王融 有才儁,自谓无对当时,见 昉 之文,怳然自失。” 唐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诗:“歌舞尝无对,幽明忽此分。”《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陶 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 曾生 ,量亦无对。”
(2).不回答。《法苑珠林》卷十引 唐 唐临 《冥报记》:“﹝ 司马文 之弟﹞沉吟俯仰,默然无对。”
至此
(1) 到此
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时
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3) 达到这种情形
事情缘何至此?
岂可
表示反诘。相当于怎么可以。《左传·哀公七年》:“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汉书·史丹传》:“且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吾岂可违指!”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论事者顾是非何如耳,岂可以人而移之?” 清 李渔 《巧团圆·拉引》:“老爷要去会他,岂可不通知一声,叫他前来迎接?”
歉岁
歉年
惊心
内心感到震动或吃惊
惊心动魄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迩年
犹近年。《宋史·度宗纪》:“邇年近臣无谓引去以为高,勉留再三,弗近益远,往往相尚,不知其非义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贵后拜师》:“又如邇年之礼达观者,俱耆夙名公,持鉢捧锡,备高足之列。” 清 龚炜 《巢林笔谈·漕粮新弊》:“邇年粮户米色,迥胜於前。”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贪吏
贪污的官吏。《荀子·强国》:“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曷若是而可以持国乎?”《史记·滑稽列传》:“贪吏安可为也!”《隶释·汉楚相孙叔敖碑》:“贪吏而可为而不可为,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 明 方维仪 《出塞》诗:“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霹靂一声,贪吏震慑。一府两县同时撤革,官方为之一肃。”
攒眉
皱眉,表示不愉快
攒眉苦脸
耸肩
抬起肩膀。今多表示轻蔑、疑惑、惊讶等。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 印 袖手耸肩,倚北墻坐。”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嘣嘣花旦,眼珠乱射,连连耸肩,表示轻狂。”
诗穷
指文人遭际坎坷,生活贫困。 宋 方岳 《次韵郑佥判》之二:“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清 黄景仁 《春暮呈容甫》诗:“先生吟太苦,终日闭荆关。我亦诗穷者,邀君数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