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冶太史举子

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李元冶太史举子原文

帝里充闾气色开,早看月蚌吐珠胎。

马原冀北龙为种,人是高阳子自才。

道德千言手肆降,丝纶奕世凤池裁。

龙门代有通家客,为汝登望尽一杯。

诗词问答

问:李元冶太史举子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李元冶太史举子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元冶太史举子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参考注释

帝里

犹言帝都,京都。《晋书·王导传》:“ 建康 ,古之 金陵 ,旧为帝里,又 孙仲谋 、 刘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药 《赋得魏都》诗:“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严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云紫气,帝里皇州。” 清 金人瑞 《春感》诗之一:“忽承帝里来知己,传道臣名达圣人。”

充闾

(1).光大门庭。《晋书·贾充传》:“ 贾充 字 公閭 ……﹝父 逵 ﹞晚始生 充 ,言后当有充閭之庆,故以为名字焉。”

(2).用为贺人生子之词。 宋 王千秋 《沁园春》词:“充閭庆有,青氊事业,丹凤才华。” 金 元好问 《贺威卿徐弟得雄》诗:“利市金钱四座俱,阿卿新喜到充閭。” 明 李东阳 《士常得男迭前韵奉贺》:“庆协充閭事不赊,嘉期先报及时瓜。”

气色

(1) 一个人的精神和皮肤色调

(2) 皮肤尤其是面部皮肤的色调

(3) 态度,神情

观子气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珠胎

(1).蚌体中正在成长的珠子。《汉书·扬雄传上》:“﹝ 雄 ﹞因《校猎赋》以风,其辞曰……‘椎夜光之流离,剖明月之珠胎。’” 颜师古 注:“珠在蛤中若怀妊然,故谓之胎也。” 唐 张说 《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诗:“旧庭知玉树, 合浦 识珠胎。” 清 金农 《十五夜对月有怀》诗:“已验珠胎随影满,可怜玉镜借光揩。”

(2).喻幼子。 唐 王勃 《伤裴录事丧子》诗:“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沉。”

(3).喻胎儿。《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二· * 诬翁》:“积半年,事渐寝矣,而 汪 腹中暗结珠胎,百计求堕之不得。”

冀北

(1).《左传·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 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

(2).指游牧地区。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 冀 北。”

高阳

(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

(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3).“高阳酒徒”的略语。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 淳于髠 、 卢植 、 蔡邕 、 张华 、 周顗 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 汉 于定国 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 高阳 矣。”

(4).池名。 晋 山简 置酒游赏的园池。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二:“ 山公 醉酒时,酩酊 高阳 下。”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 山公 不可遇,谁与访 高阳 。”参见“ 高阳池 ”。

道德

(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 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羣后。” 唐 杨炯 《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

(2).钓丝。 唐 无名氏 《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 宋 张先 《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捲,牵动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 西湖 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椀赋》:“緼丝纶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奕世

累世,代代。《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后汉书·杨震传》:“臣奕世受恩,得备纳言。” 李贤 注:“奕犹重也。”《宋书·孔琳之传》:“而传国之璽,歷代迭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 宋 司马光 《宣徽惠穆吕公挽辞》:“奕世台衡贵,盈门紱冕荣。” 清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是故议院议员之法立,则奕世无失德之君。”

凤池

(1).即凤凰池。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 凤凰池 ”。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 王谟 辑《世本·作篇》:“ 伏羲氏 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3).砚的一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 宋 范纂 《端溪砚谱》:“ 宣和 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 凤池研 ”。 宋 米芾 《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 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龙门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通家

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通家之好

登望

登高远望。《汉书·陈汤传》:“ 汤 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 汉 班固 《西都赋》:“既惩惧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 唐 王昌龄 《万岁楼》诗:“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抄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诗:“言过 富春 渚,登望 文山 哭。”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