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要津去去无由据。已分平生负。
拟将怀抱向谁开。
万水千山、聊为借书来。
玄都昼永闲难度。
欲正书中句。
黄琮丹璧已磨浓。
发箧烦君、早送过桥东。
诗词问答
问:《虞美人(代简督伯和借《战国策》)》的作者是谁?答:王千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千秋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千秋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要津
重要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比喻显要的地位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
宾从杂遝实要津。——杜甫《丽人行》
位居要津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万水千山
重重的水和山,形容道路漫长险阻
万水千山只等闲
玄都
(1).古诸侯国名。《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竹书纪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 玄都氏 来朝,贡宝玉。”
(2).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玄洲》:“上有大 玄都 ,仙伯 真公 所治。” 晋 葛洪 《枕中书》:“《真记》曰: 玄都 玉京 七宝山 ,週迴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上七宝宫,宫内七宝臺,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 盘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圣母 所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 玄都 閟,凭高禁御长。”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问娇娥空隐 玄都 ,笑仙郎已入 桃源 。”
(3).道观名。见“ 玄都观 ”。
(4).坛名。见“ 玄都坛 ”。
昼永
白昼漫长。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李元亮诗启》:“ 元亮 亦工诗,如‘人闲知昼永,花落见春深’。” 宋 林逋 《病中谢马彭年见访》诗:“山空门自掩,昼永枕频移。”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逼女更夫》:“昼永人閒谁作侣,消磨白日无过只仗琴书。”
难度
完成某项工作或达到某个标准的困难程度
正书
(1).书体名。也叫楷书、真书。相传正书始于 东汉 王次仲 ,完备于 三国 魏 锺繇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庾元威 《论书》:“所学正书,宜以 殷钧 , 范怀约 为主,方正循纪,修短合度。” 唐 岑文本 《伊阙佛龛碑》:“高一丈六寸,广六尺六寸五分,三十二行,行五十一字,正书。”《宣和书谱·正书叙论》:“在 汉 建初 有 王次仲 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 宋 高宗 《翰墨志》:“ 晋 汝阴 太守 李矩 妻,善 钟 法,能正书入妙。” 朱自清 《说文解字》:“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 魏 代。 晋 唐 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 汉 隶为‘八分书’。 晋 代也称为‘楷书’。 宋 代又称为‘真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 陈 隋 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 唐 代,又渐渐长了。”
(2).旧时指“经”、“史”一类的书。别于小说、戏曲一类的“闲书”。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夫惟 益 与 伊尹 受戮,并於正书,犹无其证。”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至若职方之言,与《周官》无异;时训之説,比《月令》多同。斯百王之正书,五经之别録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从来正书上面説, 孔子 貌似 阳虎 ,以致 匡 人之围,是恶人像了圣人。”
黄琮
黄色的瑞玉。古代祭祀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郑玄 注:“琮,八方,象地。” 唐 褚亮 《祭神州乐章·雍和》:“黝牲在列,黄琮俯映。”
过桥
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 区细 和 区卓 捧着 区桃 的灵牌,到门口外面去‘过桥’。桥是竹枝扎成的,上面糊着金色的纸和银色的纸,一共有两座,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正位师姑宣读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乐章来,师姑们齐声念唱。每唱一节,正位师姑用手卷在桥上一指,灵牌就往上挪动一级。到了桥顶,又往下降;过了金桥,又过银桥, 周炳 一直看到过完了桥,才告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