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原文
翠巘嵯峨插斗牛,仙家风景自清幽。从来此县传佳谶,就筑西湖占上流。
层塔可梯升后进,五峰有路达前修。
邦人接踵登科去,我亦京华共宦游。
诗词问答
问:西湖的作者是谁?答:王南一
问:西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翠巘
青翠的山峰。 唐 杜牧 《朱坡》诗:“日痕絙翠巘,陂影堕晴霓。” 宋 苏轼 《祭常山回小猎》诗:“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明 袁宏道 《光福》:“碧栏红亭,与白波翠巘相映发,山水园池之胜,可谓兼之矣。”
嵯峨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斗牛
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仙家
(1).仙人所住之处。《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诗:“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癸卯春,余游 黄山 ,见絶壁之上,刻‘ 江丽田先生 弹琴处’,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残游记》第九回:“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旧时迷信,用以称狐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实不忍火攻。苟无大罪,乞仙家捨之。”原注:“里俗呼狐曰仙家。”
风景
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清幽
清静幽深
泉石清幽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县传
驿传。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匹车辆。
佳谶
吉祥的谶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廷试》:“今上癸未閲进呈卷中,有吾乡 朱少宰 ,与国姓既同,且名亦似佳讖,因拔为首。”《孽海花》第八回:“ 胜翁 你不知道 雯翁 通达洋务,安知将来不奉使出洋呢?这正是佳讖!”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上流
(1) 上游
(2) 旧指社会地位高的
上流社会
(3) ∶上等;上品
上流作品
后进
(1) 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
见后进就帮
(2) 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喜诱益后进。——《后汉书·孔融传》
(3) 后辈
新旧一体,侨学兼顾,尊重前辈,培养后进
五峰
指五个手指。《全唐诗》卷八七九载《酒令·招手令》:“死其三洛,生其五峰。”《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为手势令” 元 胡三省 注:“五峰,通呼五指也。”
前修
亦作“ 前修 ”。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刘恺传》:“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 李贤 注:“前修,前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伟矣前修,学坚多饱。” 宋 陈亮 《答陈知丞启》:“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邦人
(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接踵
脚尖脚跟相接,形容人多如流
韩、 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 秦者,百世矣。——《战国策·秦策四》
登科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京华
国都
誉满京华
宦游
为求官而出游
长卿久宦游,不遂而困。——《汉书·司马相如传》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