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移旧居小假山过佳隐

作者:张镃 朝代:宋代

撤移旧居小假山过佳隐原文

顷年叠石规制陿,大类堆沙戏成塔。
一株蟠桂两穉松,便爱清阴蔓藤匝。
阶前指作嵩华样,引宾纪咏纷酬答。
迁巢城北倏两期,惯有真山坐延纳。
人生最怕眼见广,到处卑凡意难合。
每还旧舍觉荒陋,草树虽添漫稠杂。
林塘移植势定增,未成已想风烟飒。
朝晴夕晦各异状,倚杖閒看更铺榻。
园中胜赏亦甚富,此独宜茶兼酒榼。
载来非敢俲奇章,甲乙题朱旋涂蜡。

诗词问答

问:撤移旧居小假山过佳隐的作者是谁?答:张镃
问:撤移旧居小假山过佳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镃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顷年

(1).近年。《后汉书·明帝纪》:“自 汴渠 决败,六十餘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 汴 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 河 中。” 唐 张九龄 《敕处分举人》:“顷年策试,颇成弊风,所问既不切於时宜,所对亦何关於政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顷年更有解事者,屏除罗綺,卧处横施竹榻、布帷、角枕,极其朴素。”

(2).往年。《魏书·广陵王羽传》:“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取,故简司狱官,小优劣不足为差。”《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时 李永锡 亦在举中, 旦 等言:‘ 永锡 即顷年妄陈封事被黜者。’”

规制

(1).规格制式。《新唐书·韦述传》:“及 萧嵩 引 述 撰定, 述 始摹 周 六官领其属,事归于职,规制遂定。” 宋 范仲淹 《再进前所陈十事》:“请密定规制,相时而行。” 伧父 《民国行政机关之改革》:“当民军起义时,各省设军政府为战时组织,其规制殊不一律。”

(2).指建筑物的规模形制。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 中山府 有 夕阳楼 , 煇 出疆日,骑马自楼下过,在城之隅,规制甚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灵谷寺 乃 太祖 改葬 宝誌 之所,规制甚丽,中殿无梁,云犹是 六朝 所建也。”《明史·西域传四·天方》:“城东北有土屋,为拜天之所,规制精巧,柱石皆青石,雕为花文。”

(3).指器具的规模形制。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三:“夫南簇蚕少,规制狭小,殆若戏技,故获利亦薄。”

(1).指建筑物的规模形制。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杨府水渠》:“ 杨和王 居殿巖日,建第 清湖 洪福桥 ,规製甚广。”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旁有浮屠,号 孝亲院 ,石刻 魏公 所建。院规製宏敞,柱皆文石,佛象如新。”

(2).指器具的式样。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墨磨人》:“其墨匣亦作半笏样,规製古朴,是百餘年物。” 金 岳行甫 《谢人惠二小漆冠》诗:“规製新翻出 杜郎 ,最宜闺子夜烧香。”

沙戏

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的 广南 县一带。相传 清 咸丰 、 同治 年间由当地山歌演变而成。也叫 广南 壮剧。

清阴

(1).清凉的树阴。 晋 陶潜 《归鸟诗》:“顾儔相鸣,景庇清阴。” 唐 薛能 《杨柳枝》词:“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你恋着那清阴半亩香千阵。”

(2).喻恩泽。 宋 苏轼 《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3).谓天气阴凉。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嵩华

(1). 嵩山 和 华山 的并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夫欲隮 閬风 陟 嵩 华 者,必不留行於丘垤;意在乎游 南溟 汎沧海者,岂瑕逍遥於潢洿。”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禀 嵩 华 之玉石,润 河 洛 之波澜。”《宋史·种放传》:“ 放 沉默好学……每往来 嵩 华 间,慨然有山林意。” 清 陈维崧 《沁园春·题竹逸小像》词:“任裁为拄杖,躡他 嵩华 ;劈成横笛,吹出《伊》《凉》。”

(2).比喻崇高。 唐 皮日休 《内辩》:“公当时之望, 溟 渤 於文场, 嵩 华 於朝右。”

酬答

(1) 酬报;报答

(2) 以言语、文字酬和作答

惯有

常有,习惯所具有。 周立波 《金戒指》:“他却以侦察员惯有的锐利的眼光和迅速的行动,爱上了她们之中适合于自己的一个,和她结婚了。”

延纳

(1).引见接纳。《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睦 少好学,博通书传, 光武 爱之,数被延纳。”《旧唐书·德宗纪上》:“时犹多难,宜广延纳,以达下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穆宗皇帝 方御 养心殿 ,延纳多士。”

(2).容受,容纳。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远北则长江永归,巨海延纳。”

(3).迎进,迎入。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復完垒。”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眼见

(1).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见,説着也不信。”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见他的朋友们,很多在战场上牺牲掉。”

(2).犹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唉!我可怜这岛邦的国民,他们的眼见未免太小。”

(3).分明;显然。《水浒传》第五八回:“那个穿红的,眼见是 宋江 了;道妆的,必是军师 吴用 。”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不过,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战争眼见日益接近了。”

(4).很快;马上。《红楼梦》第三一回:“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荒陋

(1).荒凉简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岭 外荒陋无士人。”《明史·文苑传一·李德》:“ 义寧 在 粤 西,荒陋甚, 德 为振举,文教渐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以柴米之贱,而老此身于荒陋之地,非夫也。”

(2).荒疏浅薄。 宋 苏轼 《仇池笔记·三殇》:“ 李善 注《文选》,本末详备,所谓五臣者,真俚儒荒陋者。” 明 刘基 《游云门记》:“惜余之荒陋,不足以发扬之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文勤 叩首曰:‘臣学问荒陋,亦不知诗题何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自既荒陋,则不得已,姑拾他人之绪餘。”

(3).粗野浅陋。《明史·汪应轸传》:“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康熙 中以鱼皮等部俗荒陋,令其世娶宗室女,以化导之。”

稠杂

多而杂。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三折:“游人稠杂,鰲山畔把他来撇下。”

林塘

树林池塘。 南朝 梁 刘孝绰 《侍宴饯庾于陵应诏》诗:“是日青春献,林塘多秀色。” 唐 骆宾王 《萤火赋》:“林塘改夏,云物迎秋。”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行成》:“满目西风木叶黄,秋来杀气遍林塘。”

移植

(1)

(2) 将秧苗或树木移走并栽种在另一个地方

从他的苗圃移植的桑树

(3) 一个器官或组织从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移到别处

孪生子之间的肾脏移植成活率高

(4) 比喻引进别处的经验、长处、做法等

将沿海地区的经验移植到内地

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异状

(1) 奇特的外形

(2) 反常的情形

倚杖

(1).依赖。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晋书·赵胤传》:“ 南顿王 宗 反, 胤 杀 宗 ,於是 王导 、 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今用事者,胸无成见,依人而行,况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隶旗籍,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请。”

(2).拄着手杖。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 杜甫 《春归》诗:“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酒榼

(1).古代的贮酒器,可提挈。 唐 岑参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诗:“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緑溪。” 唐 皎然 《酬秦山人出山见呈》诗:“手携酒榼共书幃,迴语长松我即归。”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酒榼茶鐺,左右陈列。”

(2).代指酒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高公 大喜,延入内书房中,即治酒榼相待。”

甲乙

(1).指春季。《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 孔颖达 疏:“其当孟春、仲春、季春之时,日之生养之功,谓为甲乙。”《管子·四时》:“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 尹知章 注:“甲乙统春之三时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角音》:“扇条风,乘甲乙。”

(2).次第;等级。《关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后汉书·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李贤 注:“甲乙谓相次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恰好这回遇了官课,照例当堂缴卷之后,汇送到衙门里,凭官用评定甲乙的。”

(3).评定优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试官,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无预与夺。”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輒胡乱甲乙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浣青 等五人﹞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

(4).比并;相属。 宋 陆游 《跋<中兴间气集>》:“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 帝乙 归妹者,言人君之德与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伦也。”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笔墨研冠天下》:“ 韩伟升 所製,久藏胶力皆不乏精采,与新製敌,可与 李氏 父子甲乙者。”

(5).犹言数一数二。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谓甲乙者。”

(6).引申为称誉,赞扬。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君见弟益自力,乡论多甲乙。”

(7).谓一一列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事事甚多,不復甲乙。”

(8).甲科、乙科的并称。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今兹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 清 方苞 《祭张母吴夫人文》:“呜呼!世俗之人,愿望子举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众矣。”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录>叙》:“无论甲乙一第,未有终身不沾一禄者。”

(9).甲帐、乙帐的并称。 汉 张衡 《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张甲乙而袭翠被。”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详“ 甲乙帐 ”。

(10).指初更、二更。 明 唐寅 《唐长民圹志》:“读书夜必踰甲乙,其兴亦未尝至漏尽也。”

(11).代词。犹某某。《宋书·礼志二》:“某曹关太常甲乙启辞。押。”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