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法达偈三首·其三原文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诗词问答
问:示法达偈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惠能
问:示法达偈三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惠能的名句有哪些?答:惠能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麻韵
参考注释
经久
(1) 历时很久
经久不息
(2) 耐久
经久耐用
不明
(1)
没有理解或不懂得
不明事理
(2)
不了解,未弄清
不明真象
义作
旧指无偿劳役。《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吴 赤乌 十年, 权 适 南宫 。三月,改作 太初宫 ,诸将及州郡皆义作。”
雠家
亦作“讐家”。仇人。 唐 李商隐 《杂纂》:“遇见讐家。”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天子狱》:“讎家寘 亮 父于州圄。”
无念
(1).犹言勿忘,不要忘记。《诗·大雅·文王》:“王之藎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毛 传:“无念,念也。” 马瑞辰 通释:“传以‘无’为语词,但据《尔雅·释训》:‘勿念,勿忘也。’……《孝经》释文引 郑 注:‘无念,无忘也。’”
(2).佛教语。谓无妄念。 唐 白居易 《对小潭寄远上人》诗:“借问不流水,何如无念心。”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北闕停朝簿,西方入社名,惟吟一句偈,无念是无生。”
念念
(1).一个心念接一个心念;每一个心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有天眼,鉴其念念随灭,生生不断,岂可不怖畏邪!”《西游记》第二七回:“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2).引申为一心一意。 吴樾 《< * 时代>自序》:“予于是念念欲杀尽此辈。”
(3).佛教语。谓极短的时间,犹言刹那。《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此身念念浮云改,寄语长 淮 今好在。”
(4).读一读。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四章:“ 老杨 谦虚说:‘我念念可以,讲解可不行呵。’”
有无
亦作“ 有亡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不计
不计较;不考虑
不计成本
不计个人得失
长御
常法。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又有以见绥世之长御,识人情之大方。”
汉 皇后宫内女官名。宫女之长。《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使舍人 无且 持节夜入 未央宫 殿 长秋门 ,因长御 倚华 具白皇后。”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汉仪注》女长御比侍中,皇后见娙娥以下,长御称谢。”《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宫长 李南 以詔书取儿去”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汉仪注》有女长御,比侍中。宫长岂此邪?”
白牛车
佛教语。比喻佛法中之大乘。《坛经·机缘品》:“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唐 杜甫 《上兜率寺》诗:“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仇兆鳌 注引《法华经》:“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寳车。”按,《法华经·譬喻品》:“牛车为大乘,即菩萨乘。”亦省作“ 白牛 ”。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 前蜀 贯休 《和韦相公话婺州陈事》:“昔事堪惆悵,谈玄爱白牛。”自注:“《法华经》以白牛喻大乘。”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持经功力能如是,任驾白牛安稳行。”参见“ 三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