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功达见寄

作者:许景衡 朝代:宋代

次韵王功达见寄原文

乌府参风宪,鲰生负德音。

投閒虽白首,体国尚丹心。

天上浮云散,江边秋色深。

第知歌击壤,宁复赋愁霖。

诗词问答

问:次韵王功达见寄的作者是谁?答:许景衡
问:次韵王功达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王功达见寄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许景衡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景衡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参考注释

乌府

《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餘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因称御史府为“乌府”。 唐 林宽 《寄省中知己》诗:“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 宋 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捲地不知寒。” 清 顾炎武 《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诗:“落照辞乌府,秋风散赤墀。”

风宪

(1).风纪法度。《后汉书·皇后纪序》:“爰逮 战国 ,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致破国身亡,不可胜数。” 唐 窦常 《和裴端公枢芜城秋夕简远近亲知》:“ 汉 廷风宪在,应念匪躬人。”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中国 从古以来,本有御史臺主持风宪,然亦不过君主的奴僕,没有中用的道理。”

(2).古代御史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称御史。 唐 元结 《辞监察御史表》:“臣自布衣,未踰数月,官忝风宪,任廉戎旅。” 宋 司马光 《初除中丞上殿札子》:“臣蒙陛下圣恩,拔於众臣之中,委以风宪,天下细小之事,皆未足为陛下言之。”

(3).泛指监察、法纪部门。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风宪之地,执守是先;才智之渊,选抡不易。”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他怀恨教官,方才在门外相值,不分师长,开口就駡,挥拳就打,故此惊了风宪。”

(4).庄严整饬;威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索元》:“到 长安 日边。果然风宪,九市三街排场遍。” 清 李渔 《玉搔头·得像》:“奉旨寻簪忒风宪,地皮翻尽何曾见?”

鲰生

①小人,愚陋之人:鲰生误人。 ②小生。谦称自己:叹鲰生不才。

负德

(1).寡恩,少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陵 虽孤恩, 汉 亦负德。” 李善 注:“言 陵 无功以报 汉 为孤恩, 汉 戮 陵 母为负德。” 唐 白居易 《李陵论》:“或曰, 武帝 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

(2).承受恩德。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虽復拔山超海,负德未胜;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倪璠 注:“言恩德甚重,虽巨鼇不能负也。”

白首

(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体国

(1).创建或治理国家。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体国垂制,上穆下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 刘颂 殷勤於时务, 温嶠 恳惻於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呜呼!先正体国用人,争而不忮如此,天下何得不晏然!”参见“ 体国经野 ”。

(2).体念国家。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奉圣旨令:……其 马友 等并听帅臣 岳飞 节制,各务体国,共力破贼。” 明 李东阳 《邃庵太宰先生初度迭前韵奉寿》:“夙夜在公长体国,行藏自我亦由天。” 清 梅曾亮 《臣事论》:“然有公忠体国之大臣,则亦不利乎此矣。”

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上浮

(1) 向上漂(跟“下沉”相对)

(2) 借指在原有基础上向上升而又不固定

由于工作成绩异常突出,他上浮了一级工资

(3) 又如:价格上浮;奖金上浮

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击壤

(1).古代的一种游戏。把一块鞋子状的木片侧放地上,在三四十步处用另一块木片去投掷它,击中的就算得胜。 汉 王充 《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参阅《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

(2).《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帝尧 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后因以“击壤”为颂太平盛世的典故。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即是 羲唐 化,获我击壤情。”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河 清难得,人代几何?击壤之懽,良有以也。” 宋 范成大 《插秧》诗:“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 清 方贞观 《出宗阳》诗:“生逢击壤世,不得守耕桑。”参见“ 击壤歌 ”。

愁霖

久雨。雨久使人愁,故称。《初学记》卷三引《纂要》:“雨久曰苦雨,亦曰愁霖。”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协<苦雨>》:“有弇兴春节,愁霖贯秋序。” 唐 陆龟蒙 《奉酬苦雨见寄》诗:“萤飞渐多屋渐薄,一注愁霖当面落。” 宋 朱熹 《秋夕怀子厚》诗之二:“浮云蔽中天,愁霖隔秋牕。”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俺则得急把愁霖止,忙将餘沫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