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气备四时当夏成,首阳采秀佐和羹。
其甘如荠风人咏,非赤若珠颜氏评。
作苦充肠宜旅客,微酸入口合书生。
信能咬得其根者,卓荦何妨百事营。
诗词问答
问:《月令七十二候诗·四月小满中三候·其二十二·苦菜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七
2. 颜氏家训苦菜生于寒秋更冬历春得夏乃成今中原苦菜是也又江南别有苦菜叶似酸浆子大如珠或赤或黑今河北谓之龙葵世以此当苦菜乃大误也
参考注释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夏成
犹夏熟。 晋 左思 《蜀都赋》:“百果甲宅,异色同荣,朱樱春熟,素柰夏成。”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河柳垂叶,山稻发英,翫奇花之春满,摘甘实於夏成。”
首阳
山名。一称 雷首山 ,相传为 伯夷 、 叔齐 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 之巔。” 毛 传:“ 首阳 ,山名也。”《论语·季氏》:“ 伯夷 、 叔齐 ,饿于 首阳 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按, 首阳山 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 首阳山 在 河东 蒲坂 , 华山 之北, 河曲 之中。” 蒲坂 故城,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
和羹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
(2).喻宰辅之职。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风人
(1).指古代采集民歌风俗等以观民风的官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自王泽殄竭,风人輟采。”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 周 室寖衰,风人輟采;故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2).诗人。《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是以雍雍穆穆,风人咏之。” 吕延济 注:“风人,诗人也。” 宋 苏轼 《谢惠生日诗启》之二:“伏蒙某官,以某生辰,特貽佳什。允也风人之作,灿然华袞之荣。” 清 张维屏 《三元里》诗:“ 魏絳 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
(3).见“ 风人体 ”。
作苦
(1).耕作辛苦。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 宋 王安石 《山田久欲拆》诗:“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儿妇朝侍食暮问寝,事姑者,其道如何?所短者,不能吝佣钱,自作苦耳。”
(2).感到痛苦。谓难受。《水浒传》第六七回:“哥哥忧得作苦,便请回山。”
充肠
犹充饥。《淮南子·齐俗训》:“贫人则夏被褐带索,含菽饮水以充肠,以支暑热。” 唐 杜甫 《发秦州》诗:“充肠多薯蕷,崖蜜亦易求。” 唐 白行简 《李娃传》:“行路咸伤之,往往投其餘食,得以充肠。”
旅客
(1) 临时客住在外的人
旅客登记处
(2) 旅行者
出境旅客
入口
(1) 货物商品等从国外购入
(2) 放进口里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卓荦
(1) 卓越,突出
卓荦诸夏,兼其所有。——班固《两都赋》
博闻强记,奇异卓荦。——《三国志·陈矫传》
(2) 也作“卓跞”
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孔融《荐弥衡表》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百事
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孔 传:“ 舜 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吕公忌 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标签: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