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饮鲍史君池

作者:徐照 朝代:宋代

会饮鲍史君池原文

案上一琴书数卷,不须此地有笙歌。
厌居市井观天小,喜到君家见月多。
叶满地飞随步履,鹤於人熟听吟哦。
明朝也向山上去,手把松枝养太和。

诗词问答

问:会饮鲍史君池的作者是谁?答:徐照
问:会饮鲍史君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照的名句有哪些?答:徐照名句大全

徐照会饮鲍史君池书法欣赏

徐照会饮鲍史君池书法作品欣赏
会饮鲍史君池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书数

六艺中的六书、九数之学。《列子·仲尼》:“有善治声乐者,有善治书数者。”《后汉书·刘盆子传》:“ 崇 虽起勇力而为众所宗,然不知书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历法·算学》:“算学亦书数中要事,而於勾稽钱穀尤为吃紧。”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市井

(1) 买卖商品的场所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匡》

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料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水浒传》

(2) 街市

市井无赖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3) 指商贾

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为吏。——《史记·平准书》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步履

行走

步履艰难

吟哦

(1) 有节奏地诵读

曼声吟哦

(2) 写作诗词;推敲诗句

执卷吟哦,搜索殊苦

驴上吟哦。——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明朝

〈方〉∶明天

上去

(1) 由低处到高处

顺着山坡爬上去

(2) 登上

车来了,你上去吧

(3) 向前发展;得到提高

这里的工作老是搞不上去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