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客游山

作者:沈辽 朝代:宋代

陪客游山原文

相从云中去,飞盖云中斜。

峭岭想员峤,横溪胜若耶。

岩通新雨溜,林暗残春花。

缅怀武林兴,梦寐归山家。

诗词问答

问:陪客游山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问:陪客游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陪客游山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沈辽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辽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麻韵

2. 以上《沈氏三先生集·云巢编》卷五

参考注释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飞盖

(1).驰车;驱车。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詎假西园讌,无劳飞盖游。” 宋 徐铉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田园经雨緑分畦,飞盖间行九里堤。”

(2).高高的车篷。亦借指车。 晋 陆机 《挽歌诗》:“素驂佇轜轩,玄駟騖飞盖。”《陈书·徐陵传》:“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明 何景明 《观春雪》诗:“佳人御櫺轩,上客倚飞盖。”

员峤

神话中的仙山名。《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杨伯峻 集释:“《释文》云:嶠,渠庙切,山鋭而高也。” 宋 沉辽 《陪客游山》诗:“峭岭想 员嶠 ,横溪胜 若耶 。”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三:“何时出此围,中宵梦 员嶠 。”

若耶

亦作“ 若邪 ”。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南。又溪名。出 若耶山 ,北流入 运河 。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 西施 浣纱于此,故一名 浣纱溪 。《史记·东越列传》:“ 越侯 为戈船、下瀨将军,出 若邪 、 白沙 。” 唐 李白 《子夜吴歌·夏歌》:“五月 西施 採,人看隘 若耶 。”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道逢 若耶 叟,握手开苍颜。” 清 秋瑾 《剑歌》:“ 若耶 之水赤厪铁,铸出霜锋凛冰雪。”

新雨

(1) 初春的雨;刚下过的雨

(2) 比喻新朋友

旧知新雨

残春

指春天将尽的时节。 唐 贾岛 《寄胡遇》诗:“一自残春别,经炎復到凉。” 宋 李清照 《庆清朝慢》词:“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清 姚燮 《春江曲》:“飞花流水近残春,谁傍浓荫听杜宇?”

缅怀

遥念,追思

缅怀亡友

武林

(1).旧时 杭州 的别称,以 武林山 得名。 宋 苏轼 《送子由使契丹》诗:“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 武林 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自家 武林 兰瑛 ,表字 田叔 ,自幼驰声画苑。” 林纾 《重修宋辅文侯牛公墓记》:“ 武林 为东南山水名区。” 叶叶 《梦吴江行》诗:“忽闻羽书自东来, 武林 今夕成蒿莱。” 宋 周密 有《武林旧事》一书,专记 杭州 事迹。

(2).武术界。如:武林高手,武林新秀。

梦寐

睡梦;梦中

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三国演义》

山家

(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 山家宗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