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

作者:严羽 朝代:宋代

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原文

日近酒觚棱,秋酒渐满、蓬酒莱双阙酒。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珮鹓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诗词问答

问: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的作者是谁?答:严羽
问: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严羽的名句有哪些?答:严羽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觚棱

亦作“ 觚棱 ”。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吕向 注:“觚稜,闕角也。”《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 王观国 《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 浸冷觚稜月,未必迁 岐 説果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 《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復梦 长安 。”参见“ 柧棱 ”。

(2).借指京城。 宋 秦观 《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

(3).借指故国。 梁启超 《游箱 * 温泉作》诗:“忽起觚棱思,乡心到 玉关 。”

(4).棱角。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时河冰方结,觚稜如锋刃。”

(5).比喻言行方正刚烈。 清 方文 《喜左又錞见访即送其归里》诗之一:“时危明且晦,未可太觚稜。”

见“ 觚稜 ”。

双阙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钱塘江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发源于安徽省大尖山岭北麓,经杭州湾注入东海,全长410公里。以雄伟壮观的钱塘潮闻名

潮头

潮水的浪峰。 唐 窦常 《北固晚眺》诗:“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 鲁智深 看。” 郭沫若 《楚霸王 * 》:“人马的声音终和潮头一样,涌进视野里来了。”

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送君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琼琚

(1).精美的玉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毛 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孔颖达 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

(2).喻指还报的厚礼。 明 史谨 《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

(3).比喻美好的诗文。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 清 金农 《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

(4).喻雪。 明 茅平仲 《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

鹓鸿

鵷雏、鸿雁飞行有序,比喻朝官班行。 南朝 梁 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彫材滥杞梓,花綬接鵷鸿。” 唐 高适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鵷鸿列霄汉,燕雀何翩翩。”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闻道鵷鸿满臺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丈夫儿

犹言男子汉。 宋 严羽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词:“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名节

名誉与节操。

出处:

《汉书·龚胜传》:“二人相友,并著名节。”

晋 李密 《陈情事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晋书·吕光载记》:“欲全卿名节 ,不使贻笑将来。”

宋 王禹偁 《上史馆吕相公书》:“今馆中之士先进者……皆砥砺名节,老于文学。”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董先生(董其昌)曰:‘ 公(袁可立)护名节,胜于功名。善刀而藏,见机勇退’”

明 于谦《无题》: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

许杰 《邻居》一:“人家的名节呢,你不能轻易毁坏。”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凝绝

凝结不动

冰泉冷涩弦凝绝。——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凝绝不通声暂歇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唾壶

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牀上有玉唾壶一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餘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武帝 ( 汉武帝 )以 孔安国 为侍中,以其儒者,特许掌御唾壶,朝廷荣之。”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难堪

(1) 不容易忍受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发窘;为难

突然感到难堪的窒息

亲友

亲朋好友

中年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日镜

指太阳。《魏书·彭城王勰传》:“臣非所以恶华捐势,非所以辞勤请逸,正希抑成陛下日镜之明,下念愚臣忘退之祸。” 唐太宗 《执契静三边》诗:“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中看

好看,令人悦目

这东西好吃不中看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诗文赏析


这首词写得气势豪迈,饶有兴味。将作者的那种淡薄功名、慷慨悲歌的气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它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赴任时所作。廖叔仁,生平不详。阙,宫阙,这里指南宋朝廷。“日近”两句是说临安的宫殿巍峨,高高的觚菱仿佛接近红日,宫廷一带秋色也颇浓了。临安附近,钱塘江每年阴历八月涨潮,极为壮观。“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点明时间地点,说廖叔仁于秋天去京城临安。“ 富贵等浮云”,不慕富贵,视若浮云。这两句是勉励廖叔仁,说大丈夫应当不贪求富贵,而要看重名誉节操。“天下事,吾能说”表明作者关心国家大事,有见识,有主张。“今老矣,空凝绝”,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和才能不能施展,如今垂垂老矣,留下的只是满怀愁绪了。结句说 :与廖叔仁分手后 ,若问相思之情何如,只要今后在镜中看到满头萧萧白发,便可说明愁绪之深了。
本词上片着重叙事,写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职,勉励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下片着重抒情,慨叹自己关心国事,有政治抱负,虽年老不变 ,但仕途失意,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绘临安宫殿雄伟,并以钱塘怒潮作陪衬,众臣整齐肃穆,显得形象雄伟,境界开阔。“丈夫儿 ”两句,劝友人砥砺名节,言辞慷慨,语言峭劲有力。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志不伸,但雄心未已。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的三字句,在语气上形成短促顿挫,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焦急的心情。“对西风”两句,借典抒情,壮怀激烈,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激越处。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表现了送别的伤感,但仍然气豪笔健。“ 不洒”两句,是对偶句,化用成语典故而不露斧凿痕迹 ,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