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周清溪原文
清溪千仞余,中有一道士。彼亦何人斯,景纯慕若此。
吾乡汝南英,大涤隐君子。
好客仍收书,东老未足拟。
竹宫需贤才,师命促共理。
无心云出岫,有类月印水。
乐与物为春,自然人鉴止。
二千年再来,雅号乃默契。
挈世返真淳,为教立仪轨。
潜增翠蛟润,益壮天柱势。
近闻筑玄都,崇冈枕龙耳。
充庭兰玉茂,五云楼阁起。
笙鹤时往来,尘寰一俯视。
纷争梦未醒,王侯到蝼蚁。
君壮我垂老,别日嗟激矢。
相逢且尽欢,升仙不如醉。
诗词问答
问:呈周清溪的作者是谁?答:褚伯秀
问:呈周清溪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褚伯秀的名句有哪些?答:褚伯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千仞
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一道
一起
亦何
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若此
如此;像这样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 今》
隐君子
原指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后来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
老子,隐君子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好客
社交上或商业上热诚、大方地接待和款待客人或陌生人
东老
指 宋 沉思 。 思 隐于 浙江省 东林山 ,自号“东老”。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 熙寧 中,有道人过 沉东老 饮酒,用石榴皮写絶句於壁,自称 回山人 ……赋云:‘西邻已富忧不足, 东老 虽贫乐有餘。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七年, 坡 过 晋陵 ,见 东老 之子,能道其事。时 东老 已殁三年矣。 坡 为和其诗。” 坡 , 苏轼 。按, 苏轼 和诗题云:“ 东老 , 沉 氏之老自谓也, 湖 人因以名之。”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竹宫
(1).用竹建造的宫室。《汉书·礼乐志》:“以正月上辛用事 甘泉 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三辅黄图·甘泉宫》:“竹宫, 甘泉 祠宫也,以竹为宫,天子居中。”
(2).作祠坛的泛称。 南朝 梁 任昉 《静思堂秋竹赋》:“ 静思堂 连洞房,临曲沼夹脩篁,竹宫丰丽于 甘泉 之右,竹殿弘敞于 神嘉 之傍。” 金 元好问 《松上幽人图》诗:“秋风謖謖松树枝,仙人骨轻云一丝,不饮不食玉雪姿,竹宫月夕频望祠。” 清 钱谦益 《田国戚奉诏进香岱岳》诗:“天子竹宫亲望拜,贵妃椒室 * 香。”
贤才
亦作“ 贤材 ”。才智出众的人。《书·咸有一德》:“仕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论语·子路》:“ 仲弓 为 季氏 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刘宝楠 正义:“贤才,谓才之贤者。”《晋书·刘弘传》:“ 弘 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敍用。”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忠言有壅而未达,贤材有抑而未用。”《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令戒飭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 章炳麟 《辨诗》:“至於哀窈窕,思贤材,言辞温厚,而蹈厉之气存焉。”
共理
指共同治理政事。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臣名参共理,职忝分忧,抃舞欢呼,倍万常品。” 宋 柳永 《木兰花慢》词之三:“凝眸,乃睠东南,思共理,命贤侯。”
无心云
谓浮云。语本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泉声闻復息,动静随所激。” 宋 辛弃疾 《玉楼春》词:“无心云自来还去,元共青山相尔汝。”
出岫
(1).出山,从山中出来。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当他精光的脚还未踏着 华 土时,恐怕乌云已在出岫了。”
(2).比喻出仕。
自然人
①“法人”的对称。基于自然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在我国,公民在民事法律地位上和自然人同义。 ②与“社会人”相对。在社会学中指脱离母体后,还没有经历社会化过程的人。只具有人的自然属性,而不具有人的社会属性。鉴止
亦作“鉴止”。照察。止,语气助词。《宋史·乐志八》:“何以致祥,上天鉴止。”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再来
(1).再一次来。《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切都是一年前见她时的光景,而她的窗下不放着糖匣,我是成了再来的 丁令威 了。”
(2).谓连续的动作或事。如:再来一盘棋。再来一碗汤。
雅号
(1) 高雅的名号,多用于尊称他人的名字
(2) 指绰号(含诙谐意)
我倒不晓得他还有这么一个雅号呢
默契
(1) 心声情意暗相符合
我们之间的一个默契
(2) 默默承认的条件、限定或规定
在同意战后恢复原状的默契下准许战争期间犁掘便道
返真
(1).返归真境。指得道成仙。 唐 裴铏 《传奇·樊夫人》:“后媪与 逍遥 一时返真。”
(2).道家认为人死后归于自然,故以“返真”婉称死。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天上开华屋,丘山忽返真。” 明 袁宗道 《祭李年伯文》:“公年仅望五十,独不可徐之故丘以老,而遂儵焉返真於逆旅乎?” 清 徐乾学 《与刘古衡书》之三:“若不速照良方自医,一旦返真,人其谓之何哉!”
仪轨
礼法规矩。《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 之治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示权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裴 曰:‘ 阮 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周书·周惠达传》:“ 惠达 与礼官损益旧章,至是仪轨稍备。”
翠蛟
翠色蛟龙。形容滚滚流水。 宋 苏轼 《洞霄宫》诗:“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飞鼠白鵶翻。” 元 李材 《过黄陵庙》诗:“沙棠舟上月苍苍,翠蛟白蜃江茫茫。”
天柱
(1).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絶。”《神异经·中荒经》:“ 崑崙 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诗:“党徒们呀,快把你们的头颅借给我来!快把这北方的天柱碰坏!碰坏!”
(2).比喻负重任者。 田汉 《关汉卿》第五场:“可是自从读了 文丞相 的《正气歌》,才知道现在也还有这样不愧前人的地维、天柱,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气了。”
(3).耳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三六六引《长沙耆旧传》:“太尉 刘寿 少遇相师,相师曰:‘耳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东 平度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七·莱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絶顶巉巖,耸立如柱。”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汉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号为南岳,即此。《史记·孝武本纪》:“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东,登礼 潜 之 天柱山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 潜县 属 庐江 , 南岳 霍山 也。”
(6).山名。在 浙江省 余杭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涤山 ﹞其右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 陕西 岐山 的别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四·凤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
(8).星名。属于东方七宿中的角宿。《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经》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宫内,近东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气也。”
近闻
最近若干年来的逸闻逸事
玄都
(1).古诸侯国名。《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竹书纪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 玄都氏 来朝,贡宝玉。”
(2).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玄洲》:“上有大 玄都 ,仙伯 真公 所治。” 晋 葛洪 《枕中书》:“《真记》曰: 玄都 玉京 七宝山 ,週迴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上七宝宫,宫内七宝臺,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 盘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圣母 所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 玄都 閟,凭高禁御长。”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问娇娥空隐 玄都 ,笑仙郎已入 桃源 。”
(3).道观名。见“ 玄都观 ”。
(4).坛名。见“ 玄都坛 ”。
龙耳
旧时堪舆家称风水特好的葬地。《晋书·郭璞传》:“ 璞 尝为人葬,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曰:‘ 郭璞 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也。’帝曰:‘出天子邪?’答曰:‘能致天子问耳。’”
充庭
(1).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辇仪仗于殿庭,谓之充庭。《后汉书·安帝纪》:“﹝ 永初 ﹞四年春正月元日,会,彻乐,不陈充庭车。” 李贤 注:“每大朝会,必陈乘舆法物车輦於庭。”《宋书·礼志五》:“旧有充庭之制,临轩大会,陈乘舆车輦旌鼓於殿庭。”
(2).布满庭院。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振鷺之声充庭,鸿鸞之党渐阶。”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芸若充庭,槐枫被宸。”
(3).充满朝廷。《晋书·乐志上》:“嘉会置酒,嘉宾充庭。”《南齐书·乐志》:“元正肇始,典章徽明。万方来贺,华夷充庭。”
兰玉
旧时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谢家兰玉真门户, 苏氏文章亦弟兄。—— 陈造《贺二石登科》
五云楼
指豪华富丽的楼阁。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想你也梦不到翔龙飞凤五云楼,心则在鸣鸡吠犬三家店。”
笙鹤
汉 刘向 《列仙传》载: 周灵王 太子 晋 ( 王子乔 ),好吹笙,作凤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山 ,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 缑氏山 顶,举手谢时人仙去。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宋 姜夔 《阮郎归》词:“与君閒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 明 徐渭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
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尘寰
人世间
自此尘寰音信断
俯视
(1) 从高处往下看
从窗户可以俯视下面的院子
(2) 从高处或居高临下的地方向下看
静静地俯视他们下面的如画美景
纷争
(1) 争执
(2) 愤怒的、厉害的、吵闹的或长时间的争论或吵架
王侯
王爵和侯爵,也泛指显赫的爵位
蝼蚁
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夫吞舟之鱼大矣,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韩诗外传》
蝼蚁之力
垂老
年将至老
激矢
疾飞的箭。《吕氏春秋·去宥》:“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旱。”《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缴弹张右, 羿子 彀左,飞丸激矢,交集于我。” 宋 郭彖 《睽车续志》卷六:“土囊之口,直当风门,急如激矢者,名曰风箭。”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尽欢
尽情欢乐
尽欢而散
升仙
亦作“ 昇僊 ”。1.得道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 黄帝 能治世致太平,而又昇仙。”《旧唐书·李抱真传》:“有 孙季长 者,为 抱真 鍊金丹,紿 抱真 曰:‘服之当昇僊。’”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四千五百馀年元鹤》:“ 甘肃 有 崆峒山 , 黄帝 访道之地, 广成子 所居也。 广成子 既昇仙,所养元鹤一双留此不去。”
(2).称人死去的婉辞。 前蜀 韦庄 《洛阳吟》:“胡骑北来空进主, 汉皇 西去竟昇僊。”《廿载繁华梦》第十一回:“太太不好了!四姨太太却昇仙去了!”
见“ 昇仙 ”。
(1).成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有 项寧都 学道升仙,忽復还此, 河东 号曰 斥仙 。”
(2).旧时谓人死亡。 唐 韦应物 《逢杨开府》诗:“ 武皇 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