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康熙字典【午集中】【癶字部】登
(古文)𤼪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騰切,等平聲。
【爾雅·釋詁】陞也。
【玉篇】上也。進也。
【易·明夷】初登于天。
【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
【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
【禮·月令】農乃登麥。
【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
【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
【註】進上百工之業也。又【爾雅·釋詁】成也。
【增韻】熟也。
【書·泰誓】以登乃辟。
【詩·大雅】誕先登于岸。
【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
【註】登,成也。成猶定也。
【孟子】五穀不登。
【註】登,成熟也。又尊之曰登。
【禮·月令】登龜。
【註】龜言登者,尊之也。又【博雅】登登,眾也。又築牆用力相應聲。
【詩·大雅】築之登登。又登聞鼓院。
【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又榻登。
【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
【說文】作毾㲪。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又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又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又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又【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又【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
【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又叶都籠切,音東。
【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又叶都郎切,音當。
【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
【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
【集韻】或作僜。
【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
【爾雅·釋詁】陞也。
【玉篇】上也。進也。
【易·明夷】初登于天。
【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
【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
【禮·月令】農乃登麥。
【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
【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
【註】進上百工之業也。又【爾雅·釋詁】成也。
【增韻】熟也。
【書·泰誓】以登乃辟。
【詩·大雅】誕先登于岸。
【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
【註】登,成也。成猶定也。
【孟子】五穀不登。
【註】登,成熟也。又尊之曰登。
【禮·月令】登龜。
【註】龜言登者,尊之也。又【博雅】登登,眾也。又築牆用力相應聲。
【詩·大雅】築之登登。又登聞鼓院。
【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又榻登。
【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
【說文】作毾㲪。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又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又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又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又【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又【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
【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又叶都籠切,音東。
【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又叶都郎切,音當。
【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
【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
【集韻】或作僜。
【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
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登在《康熙字典》第784页 第7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登康熙字典



猜你喜欢
恚康熙字典解释
於避切胡桂切,音㜇。

若康熙字典解释
𦱡𦱶𧁇而灼切日灼切,

张康熙字典解释
弡陟良切中良切,帳平

休康熙字典解释
許尤切虛尤切,朽平聲

鬯康熙字典解释
丑亮切,音悵。以秬釀

㬢康熙字典解释
虛宜切。从曦省。詳曦
宍康熙字典解释
肉古作宍。本作𡧢。欲

邠康熙字典解释
府巾切悲巾切補巾切,

阜康熙字典解释
𠻰房九切扶缶切房缶切

㢮康熙字典解释
與弛同。
持康熙字典解释
直之切澄之切,音治。

唑康熙字典解释
時制切。與噬同。海鹽

䓳康熙字典解释
胡墾切,音很。草名。
枳康熙字典解释
諸氏切,音紙。木名。

欸康熙字典解释
烏開切於開切,音哀。

檬康熙字典解释
莫紅切謨蓬切,音蒙。

養康熙字典解释
䍩𢼝餘兩切以兩切,音

製康熙字典解释
征例切,音制。裁也。

昳康熙字典解释
徒結切杜結切,音耋。

貊康熙字典解释
莫白切,音陌。本作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