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
康熙字典【酉集上】【言字部】识
(古文)𧨺【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𠀤音式。
【說文】常也。一曰知也。
【長箋】訓常無意義。
【玉篇】識,認也。
【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
【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
【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
【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
【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職吏切,音志。與誌同。記也。
【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書·益稷】書用識哉。
【論語】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又【韻會】器之款鏤爲識。
【史記·孝武紀】鼎文鏤無款識。
【註】韋昭曰:款,刻也。師古曰:識,記也。楊愼曰:三代鐘鼎文,隱起而凸曰款,以象陽,中陷而凹曰識,以象隂。又【韻會】通作志。
【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
【鄭註】志,古文識字,記也。又【讀書通】通作幟。
【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賊裾爲幟。
【註】幟,記也。又【集韻】【韻會】𠀤式吏切,音試。義同。又【韻會】表識,謂有所標表,令異日可識知也。
【左傳·宣十二年杜註】楚以茅爲旌識,謂以旌旗爲表也。
【前漢·劉向傳】不可不識也。
【師古註】墓須表識。俱音試。又【集韻】【類篇】𠀤昌志切,音熾。義同。又【釋名】識,幟也。有章幟可按視也。
【前漢·王莽傳】旌旗表識。
【師古註】識讀與幟同。又叶式列切,音刷。
【崔駰·達旨】傳序歷數,三代興滅。大庭尚矣,赫胥罔識。又叶施灼切,音爍。
【蘇軾·毛長官詩】宦遊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雲,蝗自識人人不識。
【集韻】或書作𧬣。
【說文】常也。一曰知也。
【長箋】訓常無意義。
【玉篇】識,認也。
【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
【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
【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
【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
【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職吏切,音志。與誌同。記也。
【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書·益稷】書用識哉。
【論語】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又【韻會】器之款鏤爲識。
【史記·孝武紀】鼎文鏤無款識。
【註】韋昭曰:款,刻也。師古曰:識,記也。楊愼曰:三代鐘鼎文,隱起而凸曰款,以象陽,中陷而凹曰識,以象隂。又【韻會】通作志。
【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
【鄭註】志,古文識字,記也。又【讀書通】通作幟。
【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賊裾爲幟。
【註】幟,記也。又【集韻】【韻會】𠀤式吏切,音試。義同。又【韻會】表識,謂有所標表,令異日可識知也。
【左傳·宣十二年杜註】楚以茅爲旌識,謂以旌旗爲表也。
【前漢·劉向傳】不可不識也。
【師古註】墓須表識。俱音試。又【集韻】【類篇】𠀤昌志切,音熾。義同。又【釋名】識,幟也。有章幟可按視也。
【前漢·王莽傳】旌旗表識。
【師古註】識讀與幟同。又叶式列切,音刷。
【崔駰·達旨】傳序歷數,三代興滅。大庭尚矣,赫胥罔識。又叶施灼切,音爍。
【蘇軾·毛長官詩】宦遊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雲,蝗自識人人不識。
【集韻】或書作𧬣。
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识在《康熙字典》第1181页 第017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识康熙字典
公众号
赞
纠错
猜你喜欢
麤康熙字典解释
倉胡切聰徂切,音粗。
这康熙字典解释
魚變切牛堰切,音彥。
焕康熙字典解释
烉呼貫切火貫切呼玩切
姜康熙字典解释
居良切,音疆。神農居
䄮康熙字典解释
甫無切風無切,音膚。
弥康熙字典解释
同彌。
缶康熙字典解释
方久切俯九切,音否。
錥康熙字典解释
余六切,音育。鎢錥,
豔康熙字典解释
同豓。
愨康熙字典解释
苦角切克角切乞約切,
瀟康熙字典解释
相邀切先彫切,音蕭。
諍康熙字典解释
側迸切,爭去聲。止也
肾康熙字典解释
時忍切是忍切時軫切,
地康熙字典解释
埊𨻐埅𠏂嶳徒四切大計
悬康熙字典解释
胡涓切,音泫。本作縣
忄康熙字典解释
同懶。字頭字从忄从柬
喩康熙字典解释
羊戍切兪戍切,音裕。
䏋康熙字典解释
古文肅字。註詳七畫。
色康熙字典解释
𢒸所力切殺測切,音嗇
薇康熙字典解释
無非切,音微。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