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谏
历史典故
三谏怎么写好看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古代礼法认为,如果臣谏君连续三次不听,就算是到了一个适宜程度,应该停止进谏,不可无休止地去说。后因用为典实。
唐.窦常《谒三闾庙》:“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意思是说楚王不听一再忠谏,屈原本可弃置不顾。
词语分解
- 三谏的解释 1.三次劝谏。见“ 三諫之义 ”。2.三个谏官。指 宋 代 吴昌裔 、 徐清叟 、 杜范 。宋史·吴昌裔传:“ 吴昌裔 与 徐清叟 、 杜范 一日并入臺,皆天下正士,四方想闻风采,为至和三諫诗以侈之。”3.三个谏官。4.三个谏官。指 明 代 吴之佳 、 叶初春 、 张栋 。见明史·吴之佳传。
- 三的字典解释 三 sān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
- 谏的字典解释 谏 (諫) 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
历史典故推荐:沐仁浴义
谓受仁义的熏陶。清 吴定示诸生书:“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 并列 受到仁义的熏陶。清·吴定示诸生书:“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三谏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