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树削迹
历史典故
伐树削迹怎么写好看
伐:砍。树:亦作“木”。砍伐大树,削去痕迹。比喻正人君子受权贵畏忌,遭受其打击,不容于世。《庄子.天运》记载,孔子曾游于宋,在一棵大树下与门人讲学,桓魋因憎恶孔子而砍掉了那棵大树;孔子又曾游于卫,卫人因憎恶他而铲除了他留下的形迹。
并列 砍去树,削掉踪迹。比喻正派的人受到权贵者的畏忌而不见容于世,面临危险。语本《庄子·天运》:“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唐·成玄英疏:“伐树于宋者,孔子曾游于宋,与门人讲说于大树之下,司马桓魋欲杀夫子,夫子去后,桓魋恶其坐处,因伐树焉。削,划也。夫子尝游于卫,卫人疾之,故划削其迹,不见用也。”宋·孙觌《与杨枢密》4:“今世士大夫以数造门为恭,否则以数致书为勤,某伐树削迹,不齿于缙绅,固不容辄登一时贵人之门。”△多用于好人被迫害方面。也作“伐木削迹”。
词语分解
- 伐树的解释 指 春秋 时 宋 司马 桓魋 拔树欲害 孔子 之事。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去 曹 适 宋 ,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 司马 桓魋 欲杀 孔子 ,拔其树。 孔子 去。”案“拔树”后皆作“伐树”。列子·杨朱:“ 孔子 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於 宋 ,削迹於 卫 。” 唐 高适 宋中诗之六:“忆昔 鲁仲尼 ,栖栖此经过,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宋 王禹偁 甘棠即事简孙何诗:“坐棠风雅美贤
- 削迹的解释 见“ 削迹 ”。亦作“ 削跡 ”。1.削除车迹。谓不被任用。庄子·让王:“ 夫子 再逐於 鲁 ,削迹於 卫 ,伐树於 宋 。” 明 李贽 复周南士书:“然削迹伐木,饿 陈 畏 匡 ,其得免者亦幸耳,非胜算也。” 清 钱谦益 康文初六十寿序:“至如余之不肖,削迹窜逐,固无足道者。”2.消踪匿迹。谓隐居。庄子·山木:“削迹捐势,不为功名。”后汉书·隗嚣传:“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跡归愆,请命
历史典故推荐:文过其实
文辞浮夸,不切实际。后汉书.冯衍传下:“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 主谓 文章表面写得华丽,但内容浮夸,不切实际。形容文章过于夸张,与事实相差甚远。后汉书·冯衍传下:“显宗即位,又多短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伐树削迹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