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鸡佩豚

历史典故

戴鸡佩豚怎么写好看

戴鸡佩豚怎么写好看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伉直,刚直),冠雄鸡,佩豭豚(豭豚,音jiā tún,就是牡豚,俗称公猪),陵暴孔子(陵暴,压迫欺凌,此当指言行粗鲁,对孔子不够尊重)。孔子设礼稍诱子路(设礼,以礼施教),子路后儒服委质(委质,归顺),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未作孔子的学生时,性格非常粗鲁,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武,表示崇拜强悍,他以鸡豚之形作为顶冠和佩戴的装饰品。“戴鸡佩豚”来是示武的象征,后以此常指没有教养的人的一种装束和习气。

汉.王充《论衡.性篇》:“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圣贤之耳,恶至甚矣。”


见 “冠鸡佩瑕”。汉·王充《论衡·率性》:“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

词语分解

  • 戴的解释 戴 dài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戴帽子
  • 豚的解释 豚 tún 〔豚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

历史典故推荐:屯蹶否塞

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戴鸡佩豚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