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愤
历史典故
人神共愤怎么写好看
旧时形容民愤之大,达于极点。《旧唐书.于崸( ㄉㄧˊ dí 涤)传》:“崸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主谓 人和神都很愤怒。形容民愤极大。语本《北齐书·高乾传》:“今社稷阽危,人神愤怨,破家报国,在此时也。”《三国演义》9回:“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多用于描写愤恨悲痛。→人神共嫉 人怨神怒 民怨沸腾 ↔人平不语。也作“人神同愤”。
词语分解
- 人神的解释 1.先祖的神灵。后汉书·隗嚣传:“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南史·宋武帝纪:“宗祀絶饗,人神无位。”2.人与神。 汉 班固 东都赋:“人神之和允洽,羣臣之序既肃。”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南史·宋武帝纪:“人神协祉,岁月滋著。”
- 愤的解释 愤 (憤) fèn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愤
历史典故推荐:三豕
同“三豕涉河”。宋 孔平仲和常父:“温寻简策评三豕,点缀文章学受辛。”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人神共愤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