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粗气浮
历史典故
心粗气浮怎么写好看
粗:粗疏,轻率。浮:浮躁。心地粗率,脾气急躁。《官场现形记》三○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开口便说:‘大人,你怎么连标下都不认得了?’”鲁迅《致黎烈文》:“《儿时》一类之文,因近来心粗气浮,颇不易为;一涉笔总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
并列 心思粗疏,脾气浮躁。《官场现形记》30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开口便说:‘大人,怎么连标下都不认得了?’”△贬义。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情。也作“心浮气粗”、“心浮气躁”。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取法于上,仅得其中
取法:取为法则。采取上好的作为法则,也仅仅能得到中等的。唐太宗帝范:“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也作 ①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语曰: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心粗气浮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