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诺
历史典故
一呼百诺怎么写好看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仆役众多,权势很盛。元代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堂上一呼,阶下百诺。”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
并列 诺,答应。一人呼喊,百人应和。老舍《正红旗下》:“在家里一呼百诺,出去探望亲友,还是众星捧月。”△常用于描写权势显赫。 →一呼百和 八方呼应 ↔倡而不和。也作“一呼百应”。
词语分解
- 一呼的解释 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 裔 拊牀一呼,而盗俱陨。”3.一声号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然 陵 一呼劳军,士无不
- 百诺的解释 很多人的承应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参见“ 一呼百诺 ”。
历史典故推荐:恃怙
同“怙恃”。新唐书.元德秀传:“德秀早失恃怙。”清 褚人获坚瓠四集.女状元:“幼失恃怙,与老姥同居。”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一呼百诺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