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顺人
历史典故
历史词典解释:
《易.革》:“汤 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后封建王朝或帝王更迭,常自称应天命、顺人心而习用此语。汉 班彪《王命论》:“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人,其揆一焉。”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洋军将士文》:“义师之起,应天顺人,扫专制之余威,登国民于衽席。”亦作“应天顺民”。《汉书.叙传下》:“革命创制,三章是纪,应天顺民,五星同晷。”三国 魏 锺会《檄蜀文》:“高祖文皇帝,应天顺民,受命践阼。”
见“顺天应人”。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洋军将士文》:“义师之起,应天顺人。”
词语分解
- 应天的解释 .顺应天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汤 受命而正,应天变 夏 作 殷 号。”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隣。” 明 刘基 《煌煌京洛行》:“应天顺民心
- 顺人的解释 顺从民心。《韩非子·用人》:“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后汉书·章帝纪》:“俗知顺人,莫知顺天。” 唐 权德舆 《仲秋朝拜昭陵》诗:“抚运斯顺人
历史典故推荐:毛薛
《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战国时赵处士毛公与薛公相友善。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魏公子信陵君客赵,闻二人名,折节从之游。后秦兵攻魏,信陵君不归,二人力劝其归救魏国,终于大破秦军。后以“毛薛”泛指有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应天顺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