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簪之臣
历史典故
窃簪之臣怎么写好看
《淮南子.道应训》:楚将子发(或作子反)喜欢宴请有某种特殊本领的人。楚有善于偷窃的人往见子发,子发以礼待之。不久,齐伐楚,楚军败,齐军愈强。楚大夫计尽,善偷者自愿效力,先偷得齐将军之帷,再偷其枕,三偷其簪。“齐师闻之大骇,将军与军吏谋曰:‘今日不去,楚军恐取吾头。’乃还师而去。故曰:无细而能薄,在人君用之耳。”
“窃簪之臣”原指盗窃者,后用称有某种特殊本领之人。
汉.王充《论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偏正 比喻有一点鸡鸣狗盗的特殊本领的人。语本《淮南子·道应训》:齐国进攻楚国,楚大败而无计可施。楚善偷者自愿效力,偷得齐将帷、枕、簪等日用之物,齐将大恐,还师而去。汉·王充《论衡·逢遇》:“窃簪之臣,亲于子反;鸡鸣之客,幸于孟尝。”△应用时多含轻蔑的意味。→鸡鸣之客 鸡鸣狗盗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惯。溺:沉溺。安心或沉迷于老6*习惯或旧说法。形容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其他 拘守老6*习惯,限于旧见闻。形容因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窃簪之臣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