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祓禊
历史典故
周公祓禊怎么写好看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
祓,是古代除凶去垢的一种仪式,岁首在宗庙社坛举行,三月初则在水边举行。仪式之后,并有宴饮洗浴之事。禊,指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晋则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洗澡,清去宿垢,祓除不祥。祓禊合称。即指三月上巳(或三月三日),官民到水滨去洗浴、宴饮,以求消灭禳祸的一种活动。后又仿行,在此活动中,又在曲水上流放置酒杯,使之随波而下,杯流止谁面前,此人即取而饮之。这种游戏称为“流觞曲水”,是为祓禊事的一种活动内容。上述周公事是流觞,亦可概指为祓禊。后因用为吉祥之典。
宋.辛弃疾《鹧鸪天.寿吴子似县尉,时摄事城中》词:“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来。”
词语分解
- 周公的解释 1.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 ,也称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辅 武王 灭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摄政。东平 武庚 、 管叔 、 蔡叔 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 洛邑 为 东都 ,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2.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左传·僖公五年:“秋,诸侯盟。王使 周公 召 郑伯 。”
- 祓禊的解释 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 薛君 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 杜笃 祓禊赋。 三国 魏 以前多在三月上巳, 魏 以后但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 刘桢 鲁都赋。 汉 刘桢 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嬉。”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 南朝 梁 刘昭 注:“ 蔡邕 曰: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
历史典故推荐:不饮公荣
参见:公荣不与饮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周公祓禊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