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行怪
历史典故
索隐行怪怎么写好看
求索隐暗的事情,做着怪迂的行径,以求名声。《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颜师古注:“《礼记》载孔子之言。索隐,求索隐暗之事,而行怪迂之道。”
并列 探索隐晦的事理,故作怪异的行为。《汉书·艺文志》:“孔子曰:‘ 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礼记·中庸》朱熹集注:“索隐行怪,言探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举凡旧日一应索隐行怪之习,荒谬妄诞之谈,自不戢而悉泯焉,岂不懿欤!”△贬义。用于指隐僻诡异之言行。→荒诞无稽 诡密多端 ↔光明磊落。 也作“素隐行怪”。
词语分解
- 索隐的解释 1.探求隐微奥秘的道理。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孔颖达 疏:“索谓求索,隐谓隐藏。” 唐 萧祜 游石堂观诗:“ 沉生 为政哀惸嫠,又能索隐探灵奇。” 宋 范仲淹 乾为金赋:“索隐而神道可极,取象而物形何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其上焉者,行本好奇,知足索隐。”2.对古籍的注释考证。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今止探求
- 行怪的解释 谓行为怪异。礼记·中庸:“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陆德明 释文:“行,下孟反。” 朱熹 集注:“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索隐行怪’,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
历史典故推荐:瓜剖豆分
同“豆剖瓜分”。南史.陈武帝纪:“自纮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 并列 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比喻国土被分割。语出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蔡东藩、许廑父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索隐行怪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