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历史典故
春秋: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名。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 孔子作《春秋》,直书史事,字寓褒贬,使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感到惧怕。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后汉书.梁统传.附子竦》:“竦闭门自养,以经籍为娱,著书数篇,名曰《七序》。班固见而称曰:‘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金史.逆臣传.序》:“昔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法有五焉: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虽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然而现在的人们,却几乎谁也不知道一个笔伐了的乱臣贼子的名字。”
词语分解
- 孔子的解释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
历史典故推荐:囊橐萧瑟
见“囊箧萧条”。镜花缘15回:“老夫闻知,惟恐被害,逃到外洋。无耐~,衣食甚难。”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