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扫地
历史典故
历史词典解释:
指士大夫名节廉耻丧失殆尽。《旧五代史.唐书.薛廷珪等传论》:“自唐祚横流,衣冠扫地,苟无端士,孰恢素风。”元.成廷珪《四明张文海母娄节妇诗》:“江淮丧乱复何有,衣冠扫地悲穷途。”
主谓 衣冠,借喻士大夫一类有地位的人。谓士大夫不顾名节,丧尽廉耻。《旧五代史·薛廷珪传》:“自唐祚横流,衣冠扫地,苟无端士,孰恢素风。”△贬义。用于旧贵族、官员,文人学士。→斯文扫地
词语分解
- 衣冠的解释 ∶衣服和礼帽 ∶服饰衣冠不整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衣冠之弟详细解释.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
- 扫地的解释 ∶用扫帚等清扫地面 ∶比喻名誉、威信等全部丧失威信扫地详细解释.打扫地面。《孔子家语·致思》:“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兔首瓠叶,可以行礼;扫
历史典故推荐:平起平坐
平等起坐。比喻地位或权力相等。《官场现形记》四七回:“其中很有几个体面人,平时也到过府里,同万太尊平起平坐的,如今却被差役们拉住了辫子。” 并列 平等起坐。比喻地位或权力相等或不分高低。语出《儒林外史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衣冠扫地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