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銮镇
历史地名
鸣銮镇怎么写好看
亦曰鸣銮戍。在今内蒙古正蓝旗附近。《明史· 成祖纪》: 永乐八年 (1410) 远征漠北,“ (三月) 甲戌,次鸣銮戍”。
又作鸣銮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附近。明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阅兵于鸣銮镇,即此。
词语分解
- 鸣銮的解释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文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鑾,容与徘徊。” 李善 注:“周礼曰:巾车掌玉輅,以鑾和为节。 郑玄 曰:鑾在衡,和在軾,皆以金铃也。” 吕延济 注:“鑾,车上铃也。” 唐玄宗 早渡蒲津关诗:“鸣鑾下 蒲坂 ,飞旆入 秦中 。”宋史·仪卫志二:“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元 王士熙 次霍状元接驾韵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普陀县
旧县名。1953年析定海县置。1958年并入舟山县,1962年复置。1987年撤销,与定海县合并改设舟山市。原普陀县境为普陀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鸣銮镇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