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
历史地名
上江怎么写好看
历史词典解释
①地区名。指长江上、中游。《资治通鉴》:隋大业十四年(618),隋炀帝在江都,将士思归劫之,“帝曰:‘朕方欲归,正为上江米船未至。’”胡注:夏口以上为上江。
②水名。指太湖尾闾之一东江。《史记·夏本纪》:“震泽致定。”《正义》:“泽在苏州西南四十五里……一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③地名。旧为今安徽省的别称。长江由安徽流入江苏,故安徽称上江,江苏称下江。
(1)古地区名。指长江中、上游地区。《资治通鉴》:隋大业十四年(618年),炀帝曰:“朕方欲归,正为上江米船未至。”胡三省注:“夏口以上为上江。”(2)安徽省的别称。旧以安徽居于江苏的长江上游,故称江苏为下江,安徽为上江。(3)古水名。《史记·夏本纪》张守节《正义》谓太湖尾闾之一东江,一称上江。
词语分解
- 上江的解释 .多指 长江 的上流地区。《北史·崔仲方传》:“ 上江 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隋书·郇王庆传》:“ 上江 米船,皆被抄截,士卒飢馁,半菽不充。” 唐 刘长卿 《奉送卢员
- 上的字典解释 上 à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去
- 江的字典解释 江 ā 大河的通称:江山。江河。江天。江干(乶 )(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特指中国长江: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
历史地名推荐:光武山
又名白水山、狮子山。在今湖北枣阳市南。《新唐书·地理志》:枣阳县“有光武山”。《舆地纪胜》卷枣阳军:白水山“在枣阳县南四十里。上有光武庙”。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上江历史



猜你喜欢
五角场镇的历史解释
在上海市杨浦区中部偏般若的历史解释
佛教名词。梵文的音译阑干山的历史解释
又作栏干山。在今福建引狼拒虎的历史解释
见引虎拒狼。李大钊警太丁的历史解释
殷墟甲骨文作大丁。汤松源县的历史解释
五代南唐保大九年升松奇请它比的历史解释
汉代法律用语。于正式右骁卫将军的历史解释
官名。隋大业三年改右儿怜兽扰的历史解释
像小孩一样加以抚爱,华阳夫人的历史解释
前即秦孝文王后,亦称恒冀的历史解释
唐方镇名。宝应元年置镜里观花的历史解释
在镜子里观看花的影像乌夜栖的历史解释
汉书朱博传朱博字子元曲柄笠的历史解释
形似曲柄车盖的笠。晋赵恒的历史解释
明泉州府晋江人,字志萧琅的历史解释
隋人。尝为千乘县尹。鹤川的历史解释
大理国后期谋统府城区江学庭的历史解释
元建昌南城人。泰定帝梁绍壬的历史解释
生卒前清浙江钱塘人,嘉牟县的历史解释
唐武德四年置,属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