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制诰
历史官职
知制诰怎么写好看
历史词典解释
官衔名。唐初中书舍人掌草拟诏敕,称知制诰。玄宗开元(713—741)以后,或以尚书省诸司郎中等官领其职,称兼知制诰。其后翰林学士入院一年即加此衔,专掌内制,草拟机密诏令; 以他官兼者则掌外制,起草政府文书。宋初因之。后翰林学士别领省府职任时仍带此衔; 他官领外制者,亦或带此衔出为外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复置中书舍人,罢他官知制诰,而翰林学士仍带此衔,以示其专掌内制。辽朝为翰林院属官。金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翰林直学士,皆带此衔,掌制撰词命。明初翰林院亦置,以本院官充任,掌制诰。后罢,其职归内阁。清朝为军机章京之俗称。
官名。唐置,掌起草诏命;由翰林学士任此官者,专掌内命,其他官员任此职者称外制。其权颇重,号称内相;内宴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宋明沿其制。见《新唐书·百官一·学士之职》、《宋史·职官二·翰林学士院》、《明史·职官二·翰林院》。
词语分解
- 知制诰的解释 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 唐 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 开元 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 宋 代因之,为清
- 诰的字典解释 诰 (誥) à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诫,勉励:自诰。诰诫。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历史官职推荐:开边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班,大通三年 定制后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七班。陈沿置,拟九品,比秩四百石。 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二品。陈沿置,秩九品。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知制诰历史



猜你喜欢
朱多颎的历史解释
明宗室,字以昭,号斗东山头的历史解释
集镇名。在浙江省慈溪沛雨甘霖的历史解释
充足而适时降下的好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历史解释
商办企业。清光绪三十清品的历史解释
官职制度。魏晋南北朝通惠镇的历史解释
北宋政和中改青龙镇为黄金台的历史解释
明末清初江南休宁人,应江县的历史解释
唐贞观三年置,属羁縻宋翔凤的历史解释
生卒清江苏长洲人,字安丰塘的历史解释
即芍陂。巖石里的历史解释
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逍遥游的历史解释
指自然无为闲适自乐的楚台风的历史解释
同楚王风。宋柳永夏云胶东国的历史解释
秦亡后项羽封田市为胶陶里的历史解释
集镇名。在浙江省绍兴郎官湖的历史解释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床第之私的历史解释
指夫妇间的私话私事。扁舟意的历史解释
源见范蠡扁舟。谓避祸瑶瑟怨的历史解释
源见湘灵鼓瑟。指幽怨左右仆射的历史解释
官名,秦始置,汉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