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司
历史官职
藩司怎么写好看
历史词典解释
明、清“布政使”别称。
1、指州刺史。南北朝时以宗室诸侯王为州刺史,因称藩司。梁沈休文(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并求入奉灵櫬,藩司抑而不许。”
2、明清两代布政使的别称,又称“藩台”、“方伯”,主管一省的人事和财务。详见“布政使”、“布政司”条。
词语分解
- 藩司的解释 .官名。 南北朝 时州刺史的别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并求入奉灵櫬,藩司抑而不许。”.官名。 明 清 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访得
- 藩的字典解释 藩 ā 篱笆:藩篱。 屏障,保卫: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司的字典解释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
历史官职推荐:支郡
西汉初年诸侯王封国的边郡。《汉书·晁错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颜师古注:“支郡,在国之四边者”。 汉朝的行政区划是州、郡、县、乡。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很大,有的封地千里,辖郡很多,其封国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藩司历史



猜你喜欢
赵?的历史解释
或北宋应天虞城今属河武翼大夫的历史解释
阶官名。北宋徽宗政和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大臣的历史解释
参见管学大臣。翠麓的历史解释
山名。在今台湾岛上。上蔡的历史解释
战国楚邑。在今河南上齐庭遗恨的历史解释
源见齐蝉。咏蝉。宋刘汉哀帝的历史解释
生卒前前即刘欣。汉元浣衣里的历史解释
在今河南汤阴县西南七屠龙的历史解释
庄子列御寇朱评漫周时斫雕为朴的历史解释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陇关的历史解释
即大震关。后汉书顺帝丽州的历史解释
唐武德四年置,治所在遵义府的历史解释
明万历二十九年改播州光化军的历史解释
北宋乾德二年升阴城镇中领军将军的历史解释
官名。北魏置,为侍臣破崖绝角的历史解释
磨除棱角。比喻处事圆榆山的历史解释
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北十别十八里的历史解释
即别失八里。在今新疆青丘的历史解释
在今山东广饶县北。方德寿的历史解释
宋高宗退位后居德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