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门下书佐
历史官职
郡门下吏名。汉代始置于郡国,亦称閤下书佐,见《后汉书·百官志五》,掌閤下文书。除閤下外,各曹均有书佐。位次于掾、史的属吏中,书佐的地位略高。三国魏安平太守王基有书佐,见《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蜀有蜀郡书佐何祇,见《三国志·蜀书·杨洪传》,吴有会稽门下书佐朱育,见《三国志·吴书·虞翻传》注引《典录》。晋代亦置郡门下书佐,见《晋书·职官志》。
词语分解
- 郡门的解释 郡城之门。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脩复:“ 颜真卿 为 平原 太守,立三碑,皆自撰亲书。其一立於郡门内,纪同时臺省擢牧诸郡者十餘人。”
- 书佐的解释 主办文书的佐吏。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梁书·吕僧珍传:“ 吕僧珍 ……事 太祖 文皇 为门下书佐。” 唐 陆龟蒙 书<李贺小传>后:“予为儿童时,在 溧阳 闻白头书佐言。”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 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 胡三省 注:“书佐,掌书翰。”
历史官职推荐:磨勘
①官吏考核制度用语,指官吏考核过程中的复核。唐朝后期,凡对官吏考课,其政绩均需复核。始见于文宗太和元年807正月之敕: “诸道节度观察使去任日,宜具交割状。仍限新人到任一月日分析闻奏,并报中书门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郡门下书佐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