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典祀下大夫
历史官职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司次官,佐典祀中大夫掌有关祭祀的各种事务,其下设小典祀上士。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典祀司长官,称典祀下大夫。宣帝即位后,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后,仍降为次官,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名。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的副职,正四命。任此职者见《周书·寇雋传》:子,“历官掌朝、布宪、典祀下大夫,小纳言,濩泽郡公。”参见“典祀中大夫”。
词语分解
- 下大夫的解释 古代的职官名。 周 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左传·哀公三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历史官职推荐:督捕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清朝刑部督捕清吏司副长官。简称督捕司员外郎。雍正十二年1734设。满洲一人,从五品。佐郎中掌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刑部改为法部,遂裁。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小典祀下大夫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