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筵讲官

历史官职

经筵讲官怎么写好看

经筵讲官怎么写好看

陪侍皇帝讲读经史之官。宋朝翰林侍读、侍讲学士等为经筵官,每年春秋陪侍皇帝讲读经史。明朝以经筵为内廷经常典礼之一,选派大臣和经筵事,以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等兼充经筵讲官。清沿明制,设经筵讲官满、汉各八人,满员由大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上官兼任;汉员由翰林出身之大学士、尚书侍郎内阁学士詹事、少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兼任。每逢经筵典礼翰林院开列讲官名,皇帝钦派四人值讲。讲毕,恭聆皇帝御论。事后缮录御论及讲章进呈。


为帝王讲解经史的官员。宋代始设此官,如侍读、侍讲、崇政殿说书等。有的单名侍读侍讲,有的加“学士”,有的只供职侍读侍讲,不兼他职,有的是他职官兼侍读侍讲。见《宋史·职官二·翰林院》。元代以翰林院学士为侍讲,称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见《元史·百官三·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明代以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为经筵讲官。见《明史·职官二·翰林院》。清代的经筵讲官由翰林院请旨简派。见《清史稿·职官二·翰林院·经筵讲官》。

词语分解

  • 经筵的解释 汉 唐 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 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元 、 明 、 清 三代沿袭此制,而 明 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清 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 神宗皇帝 御经筵,时方讲周官。”元史·吴澄传:“ 泰定
  • 讲官的解释 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东宫侍讲官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四:“会 天章阁 待制闕,讲官 李淑 等荐史馆检讨 王洙 ,事在中书,未行。”明史·文苑传四·焦竑:“皇长子出閤, 竑 为讲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今翰林不兼讲官者,例不侍班,犹沿此制。”

历史官职推荐:中军北垒

犹言中军北大营。汉书·王莽传:“令中军北垒居高寝。”“大司马董忠养士习射中军北垒。”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经筵讲官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官职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