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
历史事件
五铢钱怎么写好看
货币名。亦称三官钱或上林钱。汉初,听任郡国和私人自由铸钱,币制混乱,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定铸钱弃市律,严禁私人铸钱。汉武帝着手整顿币制。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更令郡国铸五铢钱,规定钱的质量,令不得偷工减料。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禁止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造新的五铢钱,名为三官钱,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郡国以前所铸钱皆销毁为铜料,输入上林三官。五铢钱质量高,标准钱每枚重三点二五克,含铜量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便于流通而不易于盗铸。至此,长期混乱的币制得以统一。
词语分解
- 五铢钱的解释 钱币名。 汉武帝 元狩 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銖”二字。自 汉 历 魏 、 晋 、 六朝 至 隋 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 唐 武德 四年废。史记·平準书:“有司言三銖钱轻,易姦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銖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鎔焉。”晋书·食货志:“於是復铸五銖钱,天下以为便。” 唐 梁铉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銖钱。”
- 五铢的解释 1.即五銖钱。后汉书·公孙述传:“ 蜀 中童谣言曰:‘黄牛白腹,五銖当復。’” 清 顾炎武 钱法6*论:“ 汉 承 秦 半两,已为荚钱,为四銖,为三銖,为五銖,为赤仄,为三官。”2.见“ 五銖衣 ”。
- 钱的字典解释 钱 (錢) qián 货币:铜钱
历史事件推荐:刘裕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末期,刘裕执掌朝政,为缓和矛盾,抬高个人声望,刘裕遂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率军北伐南燕。六月,攻占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大城,燕主慕容超兵败, 退守小城,欲割地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五铢钱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