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王大臣会议

历史知识

又称国议。清初满族贵族参预国政之政治制度。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筹建后金政权之际,时特置议政大臣(即理政听讼大臣)五人佐理国事,与诸贝勒每五日集朝一次,协议国政,公断是非。天命七年(1622)后,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十一年九月,皇太极嗣位,为加强君权,分散诸王贝勒权力,命八旗总管大臣(固山额真)均参加议政。后又将议政范围扩大到贝子,定每旗各设议政大臣三人。此后,议政制度逐渐成为王大臣共同辅政的一种形式。顺治元年(1644),于内廷设议政处,以为议政王大臣的办公处所。其议政形式有两种:一是廷议,即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由议政王大臣“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二是交议,即凡奉旨交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事件,由内阁转交议政处,王大臣共同会议后核奏。雍正年间成立军机处后,重要军国大政皆由军机大臣承旨遵办,王公大臣议政制度遂废。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式取消。

词语分解

  • 议政的解释 议论政事。 汉 王充 论衡·效力:“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论道议政,贤儒之力也。” 宋 韩元吉 读<管子>:“则 仲 之与 桓公 平日谋国议政者,其亦详矣。”清史稿·太宗纪二:“﹝ 崇德 二年夏四月﹞丁酉,命固山贝子 尼堪 、 罗託 、 博洛 等预议国政。增置每旗议政大臣三人,集羣臣諭之曰:‘向者议政大臣额少……今特择尔等置之议政之列,当以民生休戚为念,慎勿怠惰,有负朝廷。’”
  • 会议的解释 1 ∶集合三人以上相与议事,并遵循一定的议程,所举行的一种集会管理委员会会议2 ∶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 ∶特指基督教会主教及其他领导人讨论并解决教义、教会管理、教规和其他问题的一种集会

历史知识推荐:贺琛

约478—约548 南朝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国宝。从伯父玚学。普通中,刺史临川王萧宏辟为祭酒从事史。武帝召见,与语甚悦,以为得家传三礼学。累官至散骑常侍,参礼仪事。郊庙诸仪,多所创定。尝奏任职者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议政王大臣会议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