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同三师
历史知识
仪同三师怎么写好看
即享受与太师、太傅、太保相等的礼仪待遇。北魏前废帝普泰元年(531)特置,居上公下,三公上,以授尔朱世隆。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又授清河王元亶。
词语分解
- 仪同的解释 见“ 仪同三司 ”。
- 三师的解释 1. 北魏 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唐 窦常 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2.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3.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杜预 注:“三
历史知识推荐:掌阙案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吏部置,掌官阙。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仪同三师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