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虎符
历史知识
铜虎符怎么写好看
虎形铜符。省称铜虎、铜符。汉代以此作为符信。自文帝二年(前178)始,颁与郡守作为发兵信物。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符分两半,右留京师,左与郡守。后或沿用。北魏委派都督重臣出征时给铜虎符十,以示有调兵权。宋代以虎(豹)为图案,由枢密院颁发。
词语分解
- 铜虎符的解释 汉 代发兵所用的铜制虎形兵符。后亦借指官印。史记·孝文本纪:“九月,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 司马贞 索隐:“汉旧仪:铜虎符发兵,长六寸……古今注云‘铜虎符银错书之’。 张晏 云‘铜,取其同心也’。” 唐 岑参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诗:“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亦省作“ 铜符 ”、“ 铜虎 ”。
- 铜虎的解释 见“ 铜虎符 ”。
- 符的字典解释 符 f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
历史知识推荐:庞参
?—136 东汉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字仲达。初仕郡,举为孝廉,任左校令。后坐法输作若卢。安帝永初二年108车骑将军邓骘征先零羌,乃于狱中使其子上书,请暂罢兵戎,休徭役,使男得耕种,女得织纴,以蓄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铜虎符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