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赵宗德的《九日宴浮金亭》
全文:
东山树,何青青。
镡津水,何冷冷。
茂树可荫,流水可听。
眉山夫子能解事,却于水边树下构危亭。
洪波浴日金错落,瘴云不雨烟蒙溟。
风尘澒洞去天远,草木蓊郁知地灵。
监州为爱黄华节,携我登临邀众客。
假令有酒多似藤江水,岂能洗我胸中之郁抑。
甘侯昆玉文武全,倾盖交游五情热。
故人亦有许判官,清政平生心似铁。
文采风流喻幕宾,曾陪骢马清南越。
刘君元是薇省郎,治民有道多筹策。
令簿怀才亦不群,芳名皆在斯文列。
儒林龚魏两茂学,逸气直与青云接。
孟嘉落帽是何年,岸帻西风感前哲。
天荒地老事茫茫,白发无情满头雪。
醒时饮,醉时歌。
尊前要使衰颜酡,不饮奈此清兴何。
人生聚会能有几,江海亲旧今无多。
参考注释
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澒洞
(1).绵延;弥漫。 汉 贾谊 《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声澒洞彻四极,草木惨澹颜色伤。” 明 李东阳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李大钊 《青春》:“吾 华 自辛亥首义,癸丑之役继之,喘息未安,风尘澒洞,又復倾动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水势汹涌。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空濛烟靄间,澒洞金石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险,澒洞震动,不可方物。”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引申为冲击、震动。 黄中黄 《孙逸仙》第四章:“一时謡变,澒洞全 粤 ,针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马数万之众。”
(4).虚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诗:“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蓊郁
(1) 形容草木茂盛
瞻玄云之蓊郁。——曹丕《感物赋》
松柏蓊郁于山峰。——左思《蜀都赋》
(2) 浓密
海雾多蓊郁
地灵
(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
(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赵宗德名句,九日宴浮金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