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吴芾的《和何倅游雁荡》
全文:
何侯富词藻,能赋兼能诗。
百篇辈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灵怪,造化不能私。
每为山水游,锦囊随所之。
雁荡閟神秀,鬼物潜司巘。
开林发幽隐,肇自兴国时。
高岩耸崷崒,列岫森瑰奇。
龙湫神光异,龙鼻灵液滋。
天柱万仞立,冰帘千丈垂。
羡君沿檄来,暇日遂遍窥。
兴随佳处发,景与高情宜。
留步欣有得,过眼光如遗。
乘寒蹑危磴,跻险攀樛枝。
雅有许询兴,心形不知波。
我渐动拘俗,薄宦方栖迟。
恨君为此行,不获相追随。
平生爱山心,自视如调饥。
寻幽傥有路,初不问险夷。
几欲老山间,便将云衲披。
顷幸官是邑,柴车晶功驰。
列贤不暂舍,游燕必于斯。
每欲状奇怪,苦乏幼妇词。
千岩与万壑,胸中徒自知。
别来岁月久,况复逢艰危。
兹虽值平时,老大无所施。
今观君所赋,妙境俱在兹。
慨然想云壑,应不谓我欺。
会当寻旧游,重与同襟期。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幽隐
(1).隐晦;隐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説,闭约而无解。” 汉 蔡邕 《述行赋》:“想 宓妃 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 叶圣陶 《一个青年》:“这一回必须吐出细微幽隐的心情,如实表达,不稍移易。”
(2).指隐蔽之处。《韩非子·六反》:“夫陈轻货於幽隐,虽 曾 史 可疑也;悬百金於市,虽大盗不取也。”
(3).隐居;潜藏。 汉 严忌 《哀时命》:“寧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礼记·表记》“君子隐而显” 唐 孔颖达 疏:“君子身虽幽隐,而道德潜通,声名显著,故云隐而显也。”
(4).指隐居未仕的人。《后汉书·郎顗传》:“改元更始,招求幽隐,举方正,徵有道,博采异谋,开不讳之路。”《明史·于谦传》:“且 亨 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於公议得乎?”
肇自
始于。 汉 班固 《西都赋》:“肇自 高 而终 平 ,世增饰以崇丽,歷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肇自弱龄,孝友光备。”《通典·职官三》:“史官肇自 黄帝 有之,自后显著。” 明 胡应麟 《诗薮·周汉》:“惟五言肇自《河梁》,盛于 宛 洛 ,敍致繇衷,而足以感鬼神,动天地;謳吟信口,而足以被金石,叶管絃。”
兴国
(1).振兴国家。《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兴盛的国家。《左传·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之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商君书·去强》:“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
(3).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成帝 衍 ( 晋成帝 司马衍 )以 咸和 元年造十三口剑,铭曰‘兴国’。”
吴芾名句,和何倅游雁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