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门具眼衲僧,自合知机识变

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原妙的《偈颂六十七首》

全文:
九旬把定重关,今朝放开一线。
顶门具眼衲僧,自合知机识变
依旧平分局面。

释原妙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释原妙顶门具眼衲僧,自合知机识变书法作品欣赏
顶门具眼衲僧,自合知机识变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顶门

(1).指头顶的前部。因其中央有囟门,故称。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觉邪梦邪?陆离纷紜。神马具装,出於顶门。”《西游记》第三四回:“金箍棒,离顶门祇隔三分;七星剑,向心窝惟争一蹍。”《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匡超人 不看便罢,看了这款单,不觉颼的一声,魂从顶门出去了。”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

(2).谓两家大门相对。《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赫 家是顶门主顾,故此家中大小无不认得。”

(3).支撑门户。《西游记》第四四回:“我家里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

具眼

(1).谓有识别事物的眼力。 宋 陆游 《冬夜对书卷有感》诗:“万卷虽多当具眼,一言惟恕可铭膺。”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 杜 诗中‘师曰’者,亦‘ 坡 曰’之类,但其间半伪半真,尤为淆乱惑人,此深可嘆。然具眼者,自默识之耳。”

(2).指有眼力的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漂母》:“ 楚 汉 皆豪杰,无一人知 信 者,虽 高祖 亦不知,仅一 萧相国 ,亦以与语故奇之,而母独识拔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 清 费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世有具眼不敢阿所好也。”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黄滔 《上李补阙》诗:“諫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舟子迷归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况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寿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为衲僧耶?”

自合

(1).自应;本该。 宋 陆游 《落梅》诗之二:“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明 刘基 《孤儿行》:“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四:“ 倢伃 怨较 昭君 怨,自合清才让 令嫻 。”

(2).自然契合。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知机

同“ 知几 ”。《素问·离合真邪论》:“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髮,不知机者扣之不发。” 王冰 注:“机者动之微,言贵知其微也。” 唐 崔颢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少年负胆气,好勇復知机。”《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世事纷纷难诉陈,知机端不误终身。”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所以知机的人,必须也和大家一样哭丧着脸,以免于难。”参见“ 知几 ”。

识变

谓了解、认识事物之变化。《旧唐书·尉迟敬德等传论》:“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

释原妙名句,偈颂六十七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