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陆游的《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
全文:
长空黮闇如欲夜,白龙腾拏见云罅,鳞间出火光照江,尾卷风霆雨如射。
老人百岁见未曾,儿童闭门伏床下,发毛惨凛谁复支,性命么微不禁吓。
登场已叹禾生耳,出户仍愁泥没胯。
皇天生民岂不爱,龙亦何心败吾稼!父老相看出无策,揽涕顿颡号枌社。
移床避漏我亦忙,秉烛题诗寄悲吒。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悲吒
亦作“ 悲诧 ”。悲叹;悲愤。《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 李善 注:“吒,叹声也。”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念此将如何,抚心独悲咤。”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宋 梅尧臣 《送曼叔襄城尉》诗:“此趣信所諳,羈官莫悲吒。” 明 高棅 《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诗:“高兴殊不平,临风独悲咤。” 清 陈维崧 《贺新郎·送家广陵下第南归海宁兼以志慰》词:“真珠莫惜离筵泻。儘人间羣儿自贵,底须悲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抗议发愤之徒絶迹,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
陆游名句,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