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
全文:
淮南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荆溪清。
平生庞公不入城,令我折却屐齿迎。
交游云散别如雨,同舍诸郎半为土。
二老还将两鬓霜,三更重对孤灯语。
向来南宫绫锦堆,南窗北窗桃李开。
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
剡藤染出梅花赋,句似梅花花似句。
几年金钥秘银钩,玉匙不施恐飞去。
秋风呼酒荷边亭,主人自醉客自醒。
侬能痛饮渠不饮,饮与不饮俱忘形。
鬓今如霜心如水,功名一念扶不起。
侬归螺山渠惠山,来岁相思二千里。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诗舌
吟诗之口。舌,借指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各含悲眼看,顷刻踏危机。一生诗舌偏为祟。孤灯夜雨,枯树寒灰,都付予圜室萤飞。”
起雷
(1).打雷。《列子·周穆王》:“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
(2).比喻声音洪亮。 宋 杨万里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
(3).扫雷,排除地雷。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人们起雷起得着了迷,也有了经验。”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杨万里名句,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