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杜甫的《往在》
全文:
往在西京日,胡来满彤宫。
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
解瓦飞十里,繐帷纷曾空。
疚心惜木主,一一灰悲风。
合昏排铁骑,清旭散锦马蒙。
贼臣表逆节,相贺以成功。
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
当宁陷玉座,白间剥画虫。
不知二圣处,私泣百岁翁。
车驾既云还,楹桷欻穹崇。
故老复涕泗,祠官树椅桐。
宏壮不如初,已见帝力雄。
前春礼郊庙,祀事亲圣躬。
微躯忝近臣,景从陪群公。
登阶捧玉册,峨冕耿金钟。
侍祠恧先露,掖垣迩濯龙。
天子惟孝孙,五云起九重。
镜奁换粉黛,翠羽犹葱胧。
前者厌羯胡,后来遭犬戎。
俎豆腐膻肉,罘罳行角弓。
安得自西极,申命空山东。
尽驱诣阙下,士庶塞关中。
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
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
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
冗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
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
中兴似国初,继体如太宗。
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
赤墀樱桃枝,隐映银丝笼。
千春荐陵寝,永永垂无穷。
京都不再火,泾渭开愁容。
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贼臣
(1).奸臣;乱臣。《管子·权修》:“杀不辜而赦有罪,则国不免於贼臣矣。故夫爵服贱,禄赏轻,民閒其治,贼臣首难,此谓败国之教也。”《史记·蒙恬列传》:“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 周公旦 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 唐 武则天 《臣轨》卷上:“五曰专权擅威,持操国事以为轻重,於私门成党以富其家,又復增加威权,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清 谭嗣同 《致梁启超书》之三:“我圣上之命,悬於太后、贼臣之手, 嗣同 死矣! 嗣同 之死毕矣!”
(2).对敌寇之臣的贬称。 清 阎尔梅 《绝贼臣胡谦光》诗:“贼臣不自量,称予是故人,敢以书招予,冀予与同尘。”
逆节
(1).叛逆的念头或行为。《管子·势》:“逆节萌生,天地未形,先为之政,其事乃不成。” 尹知章 注:“言将为篡杀凶逆之节。”《隋书·地理志下》:“其人性并轻悍,易兴逆节。”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是时 僕固怀恩 虽未叛,然其逆节已著矣。”
(2).指违背伦*理的行为。《国语·越语下》:“逆节萌生。” 韦昭 注:“害杀忠正,故为逆节。”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节乳母》:“岂可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
(3).犹叛逆。《后汉书·朱浮传》:“今 彭宠 反畔, 张丰 逆节,以为陛下必弃捐它事,以时灭之。”《新唐书·外戚传·武三思》:“ 睿宗 立,以父子皆逆节,斲棺暴尸,夷其墓。”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六朝名教颓陵》:“ 晋 王敦 、 桓温 ,叛臣也,而《世説》犹称 敦 为 王大将军 ,称 温 为 桓公 , 六朝 名教頽陵,恬不以逆节为异。”
(4).指叛逆者。 三国 魏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揜讨逆节,折衝四海。”《宋书·沉文秀传》:“凡诸逆节,亲为戎首,一不加罪, 文炳 所具。” 唐 杜甫 《咏怀》之一:“胡雏逼神器,逆节同所归。” 仇兆鳌 注:“逆节,指附贼者。”
(5).违背法度。《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凡杀无辜十六人,至一家母子三人。逆节絶理。”
(6). 陕西 临潼 风俗。重阳节登 骊山 ,饮茱萸酒,亲友互赠枣糕,名曰“逆节”。参阅《陕西通志·风俗》。
成功
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杜甫名句,往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