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齐己的《夏雨》
全文:
霮雨对蔽穹苍,冥濛自一方。
当时消酷毒,随处有清凉。
著物声虽暴,滋农润即长。
乍红萦急电,微白露残阳。
应祷尤难得,经旬甚不妨。
吟听喧竹树,立见涨池塘。
众类声休出,群峰色尽藏。
颓沱来洞壑,汗漫入潇湘。
下叶黎甿望,高袪旱暵光。
幽斋飘卧簟,极浦洒归樯。
藓在阶从湿,花衰苑任伤。
闲思济时力,歌咏发哀肠。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颓沱
亦作“颓沱”。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 五代 齐己 《夏雨》诗:“頽沱来洞壑,汗漫入 瀟湘 。”
洞壑
(1).深谷。 汉 班固 《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壑,对芳林。”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上捫星辰若有路,下临洞壑疑无蹊。”
(2).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 唐 沉佺期 《岳馆》诗:“洞壑仙人馆,孤峯玉女臺。” 唐 宋之问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诗:“离宫秘苑胜 瀛洲 ,别有仙人洞壑幽。”
汗漫
(1).广大,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军和东坡》词:“空翠晴嵐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后湖汗漫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诱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后附会为仙人的名字。 晋 张协 《七命》:“过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迹。”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愿接 卢遨 游太清。”
(3).漫无标准;不着边际。《新唐书·选举志上》:“因以谓按其声病,可以为有司之责,捨是则汗漫而无所守。”《金史·高汝砺传》:“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应詔言事者不啻千数,俱不达各司利害,汗漫陈説,莫能详尽。” 明 胡道 《<归田诗话>序》:“﹝ 瞿佑 ﹞著《诗话》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扬可法之旨,非汗漫无稽之词。” 鲁迅 《热风·估<学衡>》:“所以‘弁言’就是序,异于‘杂志迩例’的宣言,并为一谈,太汗漫了。”
(4).形容漫游之远。 唐 陈陶 《谪仙吟赠赵道士》:“汗漫东游黄鹤雏, 縉云 仙子住清都。” 明 张煌言 《冬怀》诗之八:“万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长剑总蹣跚。”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顾种树又无其资,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达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蛰居了几天,我就开始作汗漫的闲行。”参见“ 汗漫游 ”。
潇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齐己名句,夏雨名句